近日,重慶銀行(SH:601963、HK:01963)發布公告稱,冉海陵因到齡退休,向該行董事會提請辭去執行董事、行長等職務。根據公告,冉海陵的辭任自8月2日生效,辭任后不再擔任該行任何職務。
同日,重慶銀行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委任高嵩為該行行長,并提名為該行執行董事。據貝多財經了解,高嵩原為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即“渝農商行”,HK:03618、SH:601077)副行長高嵩,于8月2日辭任該行副行長職務。
此次履新后,高嵩將成為最年輕的上市銀行行長之一。特別說明的是,重慶銀行是首個在港交所上市的城商行。根據公開信息,重慶銀行于2013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再度在A股上市,成為又一家“A+H”股上市的銀行。
截至2023年3月末,重慶銀行的資產規模約為7091.2億元,突破7000億元關口。不過,重慶銀行的資產規模遠不及同在重慶的渝農商行。截至2022年末,渝農商行的資產總額為1.35萬億元,截至2023年3月末則約為1.43萬億元,約為重慶銀行同期的兩倍。
從業績方面來看,重慶銀行的表現也中規中矩。2022年,重慶銀行的營業收入為134.65億元,同比減少7.23%;歸母凈利潤48.68億元,同比增長4.38%。截至2022年12月末,重慶銀行的資產總額約為684.71億元。
貝多財經發現,重慶銀行的多個業務板塊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2022年的利息凈收入為108.08億元,同比減少6.80%;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61億元,同比減少0.97%。不過,該行2022年的業務及管理費收入33.99億元,同比增長9.22%。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38%,較2021年末增加0.08個百分點,而2020年則為1.27%,連續兩年增長;撥備覆蓋率211.19%,較2021年末的274.01%下降62.82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2.91%,較2021年末的3.56%減少0.65個百分點。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約為48.35億元,較截至2021年12月末的41.06億元增加約3.43億元。其中,公司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約為36.08億元,2021年末為1.94億元;零售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約為12.27億元,2021年末為9.12億元。
據重慶銀行披露,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行的逾期貸款總額為104.21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19.70億元;逾期貸款總額占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為2.97%,較2021年末上升0.29個百分點。
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重慶銀行重新實現增長。具體來看,重慶銀行2023年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約為32.34億元,同比增長1.55%;凈利潤15.44億元,同比增長3.64%;扣非后凈利潤14.50億元,同比增長2.22%。
截至2023年3月末,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45.25億元,較2022年末下降3.10億元;不良貸款率1.24%,較2022年末下降0.1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34.91%,較2022年末上升23.72個百分點。
過去的2022年,重慶銀行曾多次被罰。2022年6月1日,原重慶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重慶銀行因“委托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企業”“投后管理不到位”等五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30萬元。
2022年6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公布的處罰公告顯示,重慶銀行因“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等四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395萬元。同期,三名相關負責人被罰。
而2022年11月15日,原銀保監會披露的罰單顯示,重慶銀行龍頭寺支行因貸款“三查”不盡職、貸款五級分類嚴重失真、與擔保公司合作不審慎、印章管理混亂,被罰款150萬元。
特別說明的是,張小亞因對重慶銀行龍頭寺支行貸款“三查”不盡職、貸款五級分類嚴重失真、與擔保公司合作不審慎、印章管理混亂的違法違規行為,負領導責任;對編制單據并私自加蓋行政公章和會計印章的違法違規行為,負直接責任,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