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HK:01638,下稱“佳兆業集團”)發布2020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佳兆業集團營業收入557.7億元,同比增長16.1%;毛利潤為159.1億元,同比增長15%。
根據財報,佳兆業集團2020年度錄得凈利潤52.8億元,同比增長26.8%;歸母凈利潤為54.5億元,同比增長18.6%。同時,佳兆業集團資產不斷增厚,總資產增長14.4%,達到3099億。核心指標保持雙位數的增幅,經營業績實現高質量增長。
相比2019年末,佳兆業集團的凈負債率由144%降至98%;現金短債比由1.1倍提升至1.56倍;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0.3%。財務表現總體維持在健康水平,財務結構持續優化,流動性顯著增強。
雖然報告期內行業景氣度承壓,但佳兆業集團不懼挑戰,堅定地產主業,充分依托城市更新領先優勢及多元擴儲綜合實力,各項經營數據穩健增長,財務指標持續優化,表現出了極高的韌性和潛能。
加速轉化,釋放良好預期
銷售方面,2020年佳兆業集團合約銷售金額約1069億元,同比增長21%,再創歷史新高;銷售面積6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根據克而瑞數據統計,2020年佳兆業集團的銷售額排名持續上升,位居全國第24位。
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表現突出,銷售金額占比達58%,結轉收入占比達71%。近三年來,佳兆業集團的銷售年復合增長率達24%,發展后勁十足。
2020年,佳兆業集團新拓城市更新項目54個,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東莞等大灣區核心城市;新拓項目數量約為2019年的三倍,城市更新規模增長明顯。此外,該集團城市更新模式的全國復制加速推進,貴州、湖北等地實現首個項目落地,城市更新版圖不斷擴大。
城市更新項目儲備方面,佳兆業集團擁有項目201個,占地面積超5000萬平方米,絕大部分位于大灣區,其中深圳、廣州兩地貨值占比高達86%。佳兆業集團城市更新規模保持行業領先,項目含金量高、利潤可觀。
近年來,佳兆業集團城市更新項目轉化速度明顯提升,貢獻土儲價值巨大。2020年集團轉化9個項目,可售面積近180萬平方米,轉化面積同比大幅增長152%;轉化項目位于香港、深圳及廣州,對應可售貨值約640億元。
佳兆業集團表示,預計未來1至2年,該集團城市更新轉化可售面積約420萬平方米,總貨值可達2000億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可轉化城市更新項目超100萬平方米,總貨值約660億元。
利潤結轉,助推高質增長
當前,房地產市場增量開發的利潤水平,有出現回落的趨勢,房企的毛利潤開始向社會資本平均回報水平回歸。相比競爭激烈的招拍掛拿地方式,佳兆業集團通過城市更新能以較低的地價獲取土地儲備,從而保證更高的利潤率。
以深圳為例,2020年深圳住宅用地土拍市場平均地價統計顯示,南山區平均地價為62975元/平方米,為全市最高;全市土地價格洼地在坪山區,成交均價為16398元/平方米。而佳兆業集團深圳城市更新新增項目土地成本,僅為13940元/平方米。
作為城市更新龍頭企業,佳兆業集團的城市更新紅利正在穩步釋放,在2020年的合約銷售中,城市更新項目銷售額占整體銷售的三分之一,成為集團銷售貢獻的重要來源。隨著這些轉化項目進入利潤結轉通道,佳兆業集團的盈利水平也將得到穩步提升。
促進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斷出臺,土地供應“兩集中”政策結合“三道紅線”及房貸集中管理兩項融資政策,共同構成了房地產供給側改革的閉環,改變行業過去加杠桿擴張的競爭格局,行業轉向更加有序的良性競爭。
佳兆業集團錨定城市更新賽道,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市場競爭,走穩每一步成長道路。城市更新轉化土儲有效降低了其對招拍掛市場的依賴度程度,受集中供地政策影響相對更小;更低的土地成本也有助于公司降低負債水平,以盡快調節各項財務數據達標“三道紅線”。
城市更新賽道的絕對優勢,不只簡單地為佳兆業集團帶來業績提升,還是公司為資本市場評估公司企業信用和綜合實力提供的重要依據。展望未來,佳兆業集團將聚焦利潤、聚焦大灣區、聚焦城市更新、聚焦降負債,打造穿越周期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