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張君
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11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易思維(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易思維”)上會并順利通過。同日,易思維就更新了招股書(注冊稿),審核狀態變更為“提交注冊”。
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易思維于2025年6月遞交招股書,報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計劃募資12.14億元,將用于機器視覺產品產業化基地項目、機器視覺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特別說明的是,今年7月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關于2025年第二批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抽查名單的公告》,共有12家公司被抽中現場檢查。其中,易思維是被抽中現場檢查的公司之一。
此次上會,上市委現場要求易思維代表結合汽車整車制造機器視覺領域市場空間、技術壁壘、競爭格局及未來趨勢、下游客戶需求及開拓情況、報告期內產銷量及收入變動等,說明未來業績是否存在大幅波動風險。
同時,上市委現場要求易思維代表結合報告期內收入整體變動、季節性波動、驗收標準、內控執行、驗收期及回款等情況,說明收入確認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一致,收入確認時點是否準確。
據招股書介紹,易思維專注于汽車制造機器視覺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制造過程的各工藝環節提供機器視覺解決方案。此外,該公司也在軌交運維與航空領域開展了業務布局,持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易思維在招股書中表示,機器視覺產業鏈包括上游核心部件、中游視覺系統與解決方案、下游行業應用集成與服務。目前,該公司所從事業務覆蓋了機器視覺產業鏈的上、中、下游。
截至2024年末,易思維的產品已應用在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廣汽豐田、上汽通用、北京奔馳等合資品牌,比亞迪、江淮、奇瑞、廣汽、東風等自主品牌,零跑、蔚來、理想、小米、小鵬等新勢力品牌,以及海斯坦普、卡斯馬、本特勒、拓普、華翔等汽車零部件企業。
在軌交運維領域,易思維針對巡檢效率低、嚴重依賴人工等運維作業痛點,成功研發了列車車輛輪對檢測系統、受電弓檢測系統、車體360圖像檢測系統和軌道線路接觸網幾何參數在線巡檢系統。
早前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易思維的營收分別約為2.23億元、3.54億元和3.92億元,分別約為538.69萬元、5774.67萬元和8433.1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266.44萬元、4233.71萬元和6171.83萬元。

而根據招股書(注冊稿),易思維的凈利潤規模均有所調整。其中,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凈利潤分別約為510.42萬元、5776.48萬元和8451.5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238.18萬元、4235.52萬元和6190.01萬元。
2025年上半年,易思維的營收約為1.25億元,同比增長13.01%;凈利潤約為-653.69萬元,2024年同期約為1043.0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約為-1011.59萬元,2024年同期約為-1371.72萬元。

同時,易思維預計其2025年度的營收約為4.33億元至4.52億元,同比增長10.25%至15.21%;凈利潤約為7573.26萬元至8825.92萬元,同比變動-10.39至4.43%;扣非后凈利潤約為7009.36萬元至8262.02萬元,同比變動13.24%至33.47%。
易思維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機器視覺在汽車制造領域滲透率不斷提升的機遇,實現了業績在報告期內的持續增長,預計在2025年仍保持增長趨勢。
與之對應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第二輪問詢函中要求易思維說明其2025年上半年虧損的原因及合理性,收入及凈利潤與報告期各期上半年的對比情況,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及原因,期后業績、同比變動情況及變動原因,是否能夠持續滿足第一套上市標準等。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易思維成立于2017年12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7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郭寅,主要股東包括杭州易實思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易實思遠”)、郭寅等。

值得一提的是,國投基金曾參與對易思維的投資。而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國投基金則將所持股權分別轉讓給了安豐元港、安豐富盛、付艷秀、海邦展優、杭州科瑞、蘇州方續、高新科創等,作價合計1.53億元,每股成本為36元。


與之對應的是,2025年3月,國投基金因與發行人(即“易思維”)團隊股東在2023年12月約定的對賭條款觸發,選擇行使回購權后退出發行人,其所持發行人股權轉讓給海邦展優、安豐元港等7名投資人。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問詢函中要求國投基金退出發行人的原因,股權轉讓價格的公允性、相關款項的資金來源及最終去向,受讓主體是否與國投基金、回購義務主體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特殊安排,相關特殊權利條款是否已履行完畢。
易思維方面表示,因公司未能于相關期限內完成對應事項,實質已觸發國投基金的回購情形,且國投基金考慮到當時資本市場環境、基金存續期等各類因素,在其進行內部審慎決策后決定退出發行人。
另外,自易思維2017年12月設立以來,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主體、發行人團隊股東多次對外轉讓所持發行人股權。對此,問詢函要求發行人團隊股東多次對外轉讓股權的原因及定價公允性,所獲股權轉讓款的最終去向等。
易思維方面稱,發行人團隊股東多次對外轉讓股權主要原因系團隊股東對外轉讓股權一方面系考慮到引入外部投資者有利于公司的發展,另一方面系其自身存在資金需求,于是在對外融資的基礎上,也通過轉讓其持有的股權引入外部投資者。
僅在2024年12月,郭寅向安豐元港、安豐富盛轉讓了易思維的0.15%、0.22%股權,分別作價400萬元、600萬元。2025年4月,郭寅向葉建毅、許建飛分別轉讓0.19%、0.56%的股權,分別作價500萬元、1500萬元。
此前的2022年6月,郭寅就向盛際福源轉讓0.7056%股權,作價1270萬元;2022年9月,郭寅向海邦數瑞、芯泉創投分別轉讓0.8696%、0.6743%股權,分別作價2000萬元、1551萬元。
本次上市前,郭寅通過持有易實思遠100%的股權,間接控制易思維35.08%的股權。同時,郭寅直接持股12.27%,并通過易實天誠、易實至誠分別間接控制該公司5.95%、2.83%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56.13%的股份。
據招股書披露,郭寅為易思維董事長、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