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滴普科技”)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資料集(即招股書)。如若順利,滴普科技將很快啟動招股,進而實現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據招股書介紹,滴普科技專注于為企業提供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助力企業大規模高效整合數據、決策及運營。滴普科技憑借FastData Foil數據融合平臺及Deepexi企業級大模型平臺兩大基礎設施,實現Agentic人工智能應用在企業的部署及實施。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收入計,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的市場規模于2024年達到人民幣58億元,并預期將在2029年達到人民幣527億元,2024年至2029年的CAGR為55.5%。
以2024年的收入計,滴普科技在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為4.2%。于2024年,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市場占整個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的15%,預計2029年將進一步增長至22%。
滴普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其已經實現了在多個垂直行業的規模商業化落地,包括消費零售、制造、醫療及交通等。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公司為各行業累計283名企業用戶提供服務,其中復購客戶為94名,占客戶群的33.2%。
業績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滴普科技的營收分別約為人民幣1.00億元、1.29億元、2.43億元和1.32億元,凈虧損分別約為-6.55億元、-5.03億元、-12.55億元和-3.08億元。

不難發現,滴普科技的營收連續增長,其中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同比增長118.4%。不過,該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而之所以虧損,主要是融資而產生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剔除相關影響后,滴普科技的虧損金額則明顯收窄。
同樣,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亦是重要原因。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滴普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約9416.8萬元、8234.2萬元和8139.9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93.7%、63.8%和33.5%。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研發開支約為5824.4萬元。
成立至今,滴普科技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浦銀國際、高瓴資本、五源資本、興業國信資產管理、IDG等。于2022年完成人民幣1.1億元B2輪融資時,滴普科技的交易前隱含估值約為9.18億美元,交易后隱含估值約為9.35億美元。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滴普科技成立于2018年5月,前稱為北京滴普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趙杰輝,主要股東包括趙杰輝、楊磊、江蘇興投新源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