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近日,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再次遞交招股書,報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八馬茶業曾于2025年1月遞表,此次是“失效”后的一次更新。
早前,八馬茶業曾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報考在創業板上市,原計劃募資6.82億元,2022年5月終止。同年11月,八馬茶業再次遞交招股書,報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募資10.08億元,并于次年3月平移遞交上市申請。

此前的2013年,八馬茶業就曾謀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但未能成行。而2015年11月,八馬茶業則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18年4月終止在新三板掛牌。對于從新三板摘牌,八馬茶業給出的原因是“長期戰略規劃調整的需要”。
對于報考創業板上市,八馬茶業方面稱,考慮到該集團于2021年及2022年取得顯著增長且表現超越創業板要求,亦考慮到創業板上市申請的進度及狀況,該公司主動撤回該上市申請(有關撤回已于2022年5月獲深交所接納),轉而尋求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而對于“轉戰”港交所上市,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稱,經考慮資本市場及監管環境的變化導致本公司上市時間表存在不確定性,該公司主動向深交所撤回申請,而深交所于2023年9月同意了該申請。
據招股書披露,八馬茶業成立于1997年7月,前身為深圳市溪源茶業有限公司(下稱“溪源茶業”),初始注冊資本為50萬元。其中,王文彬、王文禮分別出資30萬元、20萬元,二人分別持股60%和40%。
1998年4月,溪源茶業的注冊資本增加至200萬元,由王文超認購。變更完成后,王文超、王文彬和王文禮分別持股75%、15%和10%。同期,該公司更名為深圳市八馬茶業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1月進一步更名為深圳市八馬茶業連鎖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連鎖”)。
此后,八馬茶業連鎖(溪源茶業)多次增加注冊資本,以及多輪股權轉讓。截至2013年4月,王文彬、王文禮和和諧成長分別持股38.57%、33.93%和10.00%,王文超持股4.80%,天圖興華、南海成長分別持股4.80%、4.20%,其他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于2%。
本次上市前,八馬茶業的控股股東王文彬、王文禮、陳雅靜、吳小寧、王文超及王小萍合計和行使該公司55.90%的投票權。其中,王文禮為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兼執行董事,王文超為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王文彬為非執行董事。
此次報考港交所上市,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是中國高端茶市場的領導者。按截至2024年12月31日茶葉連鎖專賣店數量計,該公司在中國茶葉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按2024年銷售收入計,該公司在中國高端茶葉市場排名第一。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銷售收入計,中國茶葉市場整體規模由2020年的約人民幣2,88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約3258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0%;預計將增長至2029年的約4079億元,2024至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約為4.6%。
按銷售收入計,中國高端茶葉市場規模由2020年的約人民幣89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約103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約為3.7%;預計將達到2029年的約1353億元,2024年至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為約5.6%。
根據同一資料,中國高端茶葉市場前五大企業的總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約5.5%增長至2024年的約5.6%,預計領先企業的市場份額將持續上升。按銷售收入計,八馬茶業在中國高端茶葉市場的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約1.1%提升至2024年的約1.7%。
業績方面,八馬茶業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的營收分別約為18.18億元、21.22億元、21.43億元,毛利分別約為9.70億元、11.10億元和11.79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66億元、2.06億元和2.24億元。

2025年上半年,八馬茶業的營收約為10.63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1.10億元減少4.2%;毛利約為5.88億元,2024年同期為6.11億元;凈利潤約為1.20億元,2024年同期約為1.46億元,同比減少17.8%。
以此來看,八馬茶業的業績在2022年至2024年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已然放緩。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收入更是出現錄得下降,八馬茶業方面稱,主要是該公司自銷售茶葉產生的收入減少,而此主要是其通過線下渠道的銷售減少。
不過,八馬茶業的門店數量在持續增加。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的線下門店數量(包括直營門店和加盟門店)由截至2022年1月的2613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末的3585家。其中,加盟門店數量由截至2022年1月的2203家增至截至2025年6月末的3341家。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八馬茶業擁有兩個茶葉精制生產基地。其中,安溪生產基地位于福建省安溪縣,主要從事鐵觀音茶葉及組合茶的精制;武夷山生產基地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主要從事武夷巖茶及紅茶葉的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