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張君
來源|貝多財經
6月20日,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知聲”,HK:09678)在港交所披露發售公告,于6月20日至6月25日招股,擬發售156.1萬股H股,預計將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

本次上市,云知聲的發行價為每股165.0港元至205.0港元,預計募資總額約為2.58億港元至3.20億港元。假設發售價為185.0港元/股(發售價范圍的中位數),則募資總額約為2.89億元,募資凈額約1.77億港元。
對比可知,云知聲的發售價范圍高于同期招股的其他發行人(包括泰德醫藥、IFBH、周六福、圣貝拉、穎通控股)。特別說明的是,云知聲的發行數量并不算多,僅約156萬股。相比之下,該公司上市后的總股本約為7100萬股(7095.3萬股)。
據此計算,云知聲的公開發售股份數量約占上市后總股本的2.2%,屬于“迷你IPO”,此次IPO對外發行的股份和原有股東相比,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作為對比,A股上市公司新股發行比例一般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

僅就港股而言,同日啟動招股的IFBH(HK:06603)發行數量約為4166.68萬股,約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15.6%;泰德醫藥(HK:03880)的發行數量約為1680萬股,約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11.9%。
另外,已完成招股的三花智控(HK:02050)此次港股上市的發行占比約為8.8%,曹操出行(HK:02643)的發行占比約為8.1%,香江電器(HK:02619)的發行占比約25.0%,佰澤醫療(HK:02609)、藥捷安康(HK:02617)的占比分別約10.1%、3.9%。
此次上市,云知聲獲得了3名基石投資者的認購,分別為商湯(HK:00020)旗下云知聲、臻一、潤建國際,合計認購該公司約9550萬港元的發售股份。其中,潤建國際為A股上市公司潤建股份(SZ:002929)全資附屬公司。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云知聲成立于2012年6月,法定代表人為梁家恩,前身為北京云知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6939.25萬元,主要股東包括云思尚義、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等。

本次上市前,黃偉、梁家恩、康恒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云知聲33.93%股權(云思尚義持股24.0815%,員工持股平臺云創互動持股3.8032%,梁家恩持股3.7791%,康恒持股2.2674%)的權益,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集團,上市后約為33.18%。
據招股書介紹,云知聲是一家AI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在中國銷售用于日常生活及醫療相關應用場景的對話式AI產品及解決方案。云知聲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為日常生活AI及醫療AI中的應用場景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云知聲的營收分別約為人民幣6.01億元、7.27億元和9.39億元,凈虧損分別約3.75億元、3.76億元和4.54億元,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約1.83億元、1.37億元和1.68億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云知聲的虧損與其研發投入有著直接的關系。報告期內,云知聲的研發開支分別為2.87億元、2.86億元和3.70億元,占其總收入的比例(研發費用率)分別約為47.8%、39.4%和39.4%,研發投入持續處于高位。

細究可知,云知聲的研發投入主要包括員工薪酬(員工福利開支)、第三方服務費等。其中,第三方服務費分別約為1.47億元、1.44億元和2.10億元,占該公司研發總收入的比例均超過50%。
云知聲在招股書中稱,為提高研發效率及讓研發人員專注于核心AI模型及技術的開發,該公司將若干非必要的研發工作外包予第三方承包商(注:外包),通常包括開發云知大腦支持模塊、數據注釋、測試及包裝。

因此,云知聲產生大量第三方服務費,占研發開支的重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