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杰新材”,SH:603271)開啟申購,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上市,永杰新材的發行價為20.60元/股,發行新股1920萬股。

根據公告披露,永杰新材此次上市的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0.1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約為9.32億元。而此前招股書則顯示,永杰新材原計劃募資20.89億元。這意味著,永杰新材的募資金額縮水了10.75億元,縮減比例超過50%。
貝多財經了解到,永杰新材計劃募資將用于鋰電池高精鋁板帶箔技改項目、年產10萬噸鋰電池高精鋁板帶技改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項目,以及補充營運資金。其中,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投入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永杰新材曾于2012年3月遞交上市申請文件,彼時的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而在2014年6月,該公司則撤回申報材料。更早之前,永杰新材曾于2007年謀劃境外上市,但未能成行。
據招股書介紹,專業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鋁板帶和鋁箔兩大類。其中,鋁板帶箔是眾多下游行業繼續深加工的基礎材料,主要應用于鋰電池、車輛輕量化、新型建材和電子電器等下游產品或領域。
貝多財經發現,永杰新材的業績明顯波動。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永杰新材的營收分別為63.03億元、71.50億元和65.0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9億元、3.54億元和2.38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28億元、3.66億元和2.47億元。

對比可知,永杰新材2023年度的收入、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規模均較2022年大幅下滑。其中,2023年度的收入金額稍高于2021年,凈利潤規模低于2021年,扣非后凈利潤則略高于2021年。
而在2024年上半年,永杰新材的業績則有所復蘇。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約為37.32億元,2023年同期為28.22億元;凈利潤1.64億元,2023年同期為8500.15萬元,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對于面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永杰新材在此前問詢回復中稱,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存在波動,但銷售總量保持穩定。2023年第2、3、4季度,該公司的收入、利潤和銷量環比均實現增長。
對于大額未彌補虧損,永杰新材方面稱,該情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該公司2014年和2015年虧損所致。2016年-2018年,該公司基本達到盈虧平衡。截至2019年初,該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約為-1.94億元。
而2014年、2015年虧損,主要是前次申報在審期間,該公司主要通過銀行借款籌措資金投入“年產15萬噸高精鋁板帶箔生產項目”。截至2013年末,該項目總投入10.34億元,其中通過銀行借款籌措資金投入規模為8.13億元。
由于該項目投資規模較大,轉固后達產前利息支出、折舊與攤銷等增加以及轉固后短期內規模效應較弱等原因,導致永杰新材2014年-2015年產生巨額虧損。其中,2014年凈虧損約1.53億元,2015年凈虧損約1.46億元。
另據最新招股書披露,永杰新材2024年度的營收約為81.11億元,較2023年的65.04億元增加24.71%;歸母凈利潤約為3.19億元,同比增長34.28%;扣非后凈利潤約為3.19億元,同比增長29.54%。

本次上市前,永杰新材的實際控制人為沈建國、王旭曙夫婦。其中,沈建國、王旭曙夫婦通過永杰控股控制該公司47.86%的股權,沈建國直接持有該公司20.51%的股權,通過杭州望匯控制該公司0.87%的股權,合計控制永杰新材69.24%的股權。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永杰新材成立于2003年8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前身為浙江東南鋁業有限公司(簡稱“東南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4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沈建國,主要股東包括浙江永杰、沈建國等。

據招股書披露,東南鋁業于2003年由永杰新材實際控制人沈建國的母親錢玉花、香港超卓分別出資588萬美元、392萬美元,分別持股60%、40%。其中,香港超卓由沈建國妻子王旭曙持股90%、趙偉平代沈建國持股10%。
對于香港超卓的392萬美元出資,系趙偉平于2003年至2006年期間出借給沈建國。2007年,永杰新材前身——東南鋁業謀劃境外上市,錢玉花、香港超卓分別將股權轉讓給沈建國妻子王旭曙一人持股的境外公司東南集團。
因東南集團與香港超卓均為沈建國控制,故不涉及轉讓款支付,東南集團向錢玉花支付的588萬美元是2007年7月至8月由趙偉平提供的借款。換句話說,沈建國、王旭曙夫婦先后向趙偉平借款980萬美元。
直至2011年2月,沈建國才通過東南集團向趙偉平償還980萬美元借款本息。據沈建國夫婦與趙偉平于2007年6月簽訂的《借條》,約定借款本金1028萬美元,本息合計1182.2萬美元,另加已償還的102萬美元,共計1284.2萬美元,于2010年、2011年償還。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曾要求永杰新材說明趙偉平的從業經歷,與發行人(即“永杰新材”)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的關系,趙偉平向實際控制人沈建國夫婦借款的資金來源,先后兩次提供借款且借款期最長達近8年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另外,東南鋁業于2011年9月改制為股份,并更名為“永杰新材”。而2012年,永杰新材則正式申報上市,但2014年則主動撤回,主要原因是“業績下滑影響”。此次沖刺A股上市,永杰新材再度上演了“業績變臉”。
單就2024年10-12月(第四季度)而言,永杰新材的營收約為22.61億元,同比增長21.56%;歸母凈利潤8383.83萬元,同比微增0.79%;扣非后凈利潤7807.34萬元,同比則下降5.05%。
不過,永杰新材預計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約為18.0億元至21.0億元,同比變動7.87%至25.85%;預計歸母凈利潤6800萬元至8500萬元,同比變動2.15%至27.69%;預計扣非后凈利潤6800萬元至8500萬元,同比變動3.75%至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