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報考港交所。
2025年2月24日,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岳先進”,SH:688234)遞交招股書,正式報考在港交所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天岳先進于2022年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至今已有三年。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天岳先進成立于2010年11月,前身為山東天岳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4.3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宗艷民,主要股東包括宗艷民、上海麥明、哈勃投資等。

根據天岳先進此前披露,該公司在科創板IPO的發行價為82.79元/股,市值為 355.76 億元。而截至2025年2月24日收盤,天岳先進的股價則報收60.75元/股,較發行價累計下跌26.62%,市值約為人民幣261億元。
這意味著,天岳先進的市值已縮水約94.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天岳先進在2025年2月25日、2月26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上漲。截至2月26日收盤,該公司的股價報收70.06元/股,總市值約為301億元,相對IPO時仍縮水約55億元。
事實上,天岳先進的股價曾在2022年10月25日一度漲至137.50元/股的歷史新高,此后便開啟震蕩式下跌態勢,并多次下探至不足50元/股。2024年2月5日盤中,天岳先進一度報40.88元/股,創下歷史新低。
以此來看,天岳先進可謂是“高起高落”。過去數年,的業績表現亦是如此。2025年2月24日,天岳先進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2024年的營收約為17.68億元,同比增長41.37%。

2024年,天岳先進的歸母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1.80億元、1.58億元,實現扭虧為盈。對此,天岳先進方面歸因于公司在2024年聚焦主業,產銷量持續增加,并且持續降本增效,銷售毛利率同比實現較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天岳先進曾在2022年錄得歸母凈利潤為-1.75億元,即虧損1.75億元,而2021年度則為歸母凈利潤8995.15萬元。2021年、2022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297.39萬元、-2.58億元,同樣在2022年由盈轉虧。
2023年,天岳先進依然錄得虧損,其中歸母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4572.05萬元、-1.13億元。對比2022年可知,天岳先進的2023年的虧損金額有所收窄。最終,該公司在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
相比之下,天岳先進2022年的收入也出現了下降,2023年、2024年均有所增長。其中,天岳先進2022年的營收約為4.17億元,較2022年的4.94億元減少15.56%;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收約4.17億元,同比減少15.22%。
天岳先進在招股書中稱,根據2024年未經審計及未經審閱初步財務資料,其于2024年的收入較2023年顯著增加,并將2023年的凈虧損轉為2024年的凈利潤,主要是(1)大尺寸碳化硅襯底產能及銷量持續增加;(2)毛利率上升。
據招股書介紹,天岳先進的主要產品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天岳先進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專注于高品質碳化硅襯底的研發與產業化。其中,碳化硅襯底可應用于電動汽車、AI數據中心、光伏系統、AI眼鏡、軌道交通、電網、家電及先進通信基站等領域。
招股書顯示,天岳先進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個月(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約為4.17億元、12.51億元和12.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6億元、-4572.0萬元和1.43億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天岳先進的收入主要來自碳化硅半導體材料。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碳化硅半導體材料收入分別約為3.26億元、10.86億元和10.53億元,占比分別約為78.2%、86.8%和82.2%。
報告期內,天岳先進的碳化硅襯底銷量分別約為6.38萬片、22.63萬片和25.15萬片,平均售價分別為每片人民幣5110.0元、4798.1元和4185.0元。不難發現,該公司的產品售價逐年下降。
于往績記錄期間,天岳先進擁有兩個生產基地,分別為山東生產基地和上海生產基地。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總產能分別為7.5萬片、27.0萬片和24.5萬片,實際產量分別約為7.1萬片、26.2萬片和31.1萬片,生產利用率分別為94.7%、97.0%和90.3%。
作為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天岳先進的核心應當是研發。但貝多財經發現,該公司2024年以來的研發投入卻有所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9503.5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1.13億元減少22.88%。

值得一提的是,天岳先進2024年前三季度的行政開支則高達1.34億元,遠高于同期的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