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2月17日,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琪安”)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民銀資本為其獨家保薦人。貝多財經注意到,這已是新琪安第二次沖擊港股上市,該公司首度遞表的時間為2024年6月28日。

繼續往前追溯,新琪安早在2023年便開始了在資本市場的動作,曾向江西證監局提交在中國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輔導備案,保薦機構為東方證券,并三度發布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但未有后續進展。
轉戰港股IPO后,新琪安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透過其招股書不難看出,該公司正處在“價格戰”壓低產品單價后的業績恢復期,未來發展趨勢仍是未知數;而與投資者簽訂的補充協議卻期限將至,催促著其盡快登陸資本市場。
外界留給新琪安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一、海外收入占據大頭
據招股書介紹,新琪安成立于2003年,多年來致力于食品添加劑、精細化工的開發與研究,定位食品級甘氨酸及三氯蔗糖生產商,主要從事食品級甘氨酸、工業級甘氨酸及三氯蔗糖的生產及銷售。

大多數人對“三氯蔗糖”這類化學專業名詞感到陌生,但實際上,三氯蔗糖是以蔗糖為原料的功能性的甜味劑,即“代糖”的一種,因其無熱量、甜度高、口感好、安全度高等優良性能,被廣泛應用在飲料、烘焙食品中。
甘氨酸則是氨基酸的一種,在合成若干其他重要生物化合物及蛋白質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食品級甘氨酸可用作寵物食品、日用消費品、醬油及魚醬等的誘食劑、調味品/增味劑、表活性劑及穩定劑/防腐劑。
新琪安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目前已建立穩定且多元化的客戶群,于往績記錄期間,約有300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客戶;亦在全球建立銷售網絡,在中國、印尼及泰國有5間生產工廠,向遍布六大洲約40個國家的客戶銷售產品。
按照地區劃分,海外市場對新琪安銷售規模的貢獻頗為顯著,其中北美洲是該公司最具成長性的細分市場,收入由2022年的7067.2萬元增長16.2%至2023年的8213.3萬元,2024年的收入更是翻倍增長至2.34億元,占比提升至41.1%。

相比之下,新琪安來自歐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收入卻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歐洲市場的收入由2022年的2.45億元逐步降至2024年的1.19億元,收入占比也由32.1%降至20.9%,縮減超10%。
不過,按2023年銷量和銷售收益計,新琪安于全球食品級甘氨酸制造行業中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5.1%和3.1%。同時,該公司在全球三氯蔗糖制造行業中排名第五,全球市占率分別約為4.8%和4.5%,已然處在行業頭部。
二、業績波動明顯
誠然,新琪安已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了一定份額,但該公司的業績基本面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波動,其收入在2023年出現了明顯下滑,由2022年的7.61億元降至4.47億元,單年降幅便達到了41.3%。
進入2024年后,新琪安的收入重現增長,提升27.3%至5.69億元,不過結合該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書可知,其2021年的收入為6.61億元。也就是說,新琪安現階段的收入規模甚至不及三年前,仍處在恢復期。

再看利潤端,新琪安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下同“報告期”)的凈利潤分別為1.22億元、4466.2萬元和4340.6萬元;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下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22億元、4466.2萬元和5361.3萬元,均呈下滑態勢。

對于業績的波動,新琪安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因三氯蔗糖、甘氨酸的銷售額出現減少。具體來看,新琪安2023年來自甘氨酸的收入同比降低43.7%至2.07億元;三氯蔗糖的收入為2.28億元,亦較2022年的3.77億元降低23.6%。
銷售總額的減少,主要受到產品單價下滑的影響。據招股書披露,新琪安三氯蔗糖的平均售價由2022年的31.17萬元/噸驟降至2024年的18.48萬元/噸,僅僅三年降幅便達到40.7%,遠超銷售量的增長速度。

同樣被市場“價格戰”波及的,還有新琪安發食品級甘氨酸和工業級甘氨酸,二者在2022年的平均單價分別為3.28萬元/噸和2.19萬元/噸,但卻在次年出現腰斬,2024年的平均單價已降至1.78萬元/噸和9890元/噸。

另需注意的是,新琪安還存在著一定的“大客戶依存癥”。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的收入分別為4.29億元、2.41億元和3.17億元,占其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6.2%、53.9%和55.6%。

不難想象,在外部激烈價格戰的影響下,收入過度依賴大客戶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新琪安的產品議價空間。新琪安也在招股書中坦言,依賴主要客戶銷售的可能導致其面臨多種風險,甚至進一步影響該公司的收益及盈利能力。
三、股權變動遭監管問詢
翻閱招股書不難發現,新琪安的股權架構中帶有典型的家族色彩。截至本次IPO前,新琪安的創始人王小強直接持有該公司6.9%的股份,并通過聚合興投資持股6.8%,與其配偶丁丹通過新琪安實業持股41.1%。

綜上所述,王小強、丁丹夫婦與新琪安實業、聚合興投資構成一組控股股東,合計持有新琪安54.8%的股權。同時,王小強擔任新琪安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總經理一職,負責該公司的整體發展策略規劃、主要決策與管理。
新琪安的董事會名額,也大多被王小強的家族成員占據。除了王小強本人外,5名執行董事中還包括王小強之子王皓、表弟吳丁峰和外甥女左玥;弟媳賀慶鳳也持有新琪安3.8%的股權,并在子公司南昌新琪安中任經理一職。

雖然新琪安2023年飽受市場環境變動后的業績下滑之困,該公司仍然在當年進行了1.11億元的派息,數額甚至遠遠高于2022年派息的860萬元。按照持股比例進行計算,兩年內便有超6500萬元的現金落入了王小強夫婦的口袋。
另需注意的是,新琪安曾多次發生股權變更,2010年至2017年是其股東入股的高峰期,陳一元、黃文增、楊海軍、國信弘盛、修能投資、張朝益、黃妍露、富興投資等外部投資者先后入股,僅在2017年該公司便獲得了超2.5億元的融資。
上述情形也引起了監管的特別關注,中國證監會曾在8月公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2024年7月26日至2024年8月1日),要求新琪安補充說明歷次股權變動價格、定價依據及公允性。
此前,王小強、新琪安實業和新琪安還與國信弘盛、興證戰略創業等投資者訂立了補充協議,約定若新琪安未能在2025年6月30日前完成上市,其此前承諾的投資者特殊權益將進行恢復,包括董事會否決權、優先購買權、領售權等。


不僅如此,補充協議授予了協議股東保證回報權,具體的年化投資回報基于投資者的初始投資成本計算得出。若投資者出售有關股份的實際回報低于王小強及新琪安實業承諾的回報率,王小強方需以現金的方式補足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