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安徽曙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徽曙光集團”或“曙光化工”)的上市首發申請獲得受理。據貝多財經了解,曙光集團也是滬市主板2024年首個獲得受理的IPO企業。

不過,滬市科創板則已有兩個“新玩家”加入。其中,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金新能”)在科創板IPO的申請于2024年6月20日獲得受理,廈門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于12月26日獲得受理。
據招股書介紹,曙光化工是一家以氰化工、現代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業為主的綜合化工企業。目前,該公司已形成氰化物、丁辛醇、煤制氫三大成熟業務板塊,正在全力推進BDO業務板塊的建設進程。
此次沖刺上市,曙光化工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投資于年產10萬噸BDO聯產12萬噸PBAT項目、年產4.6萬噸PTMEG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曙光化工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現階段已具備年產7.4萬噸氰化物、年產50萬噸丁辛醇和時產8.55萬標方氫氣(合成氣)的生產能力。同時,正在積極籌建年產10萬噸BDO聯產12萬噸PBAT、年產4.6萬噸PTMEG、年產2.1萬噸EDTA及其鈉鹽的生產裝置。
目前,曙光化工的產品主要有丁辛醇、氰化物以及煤制氫生產線生產的氫氣、蒸汽、甲醇、液氨等。曙光化工方面表示,待在建項目投產后,該公司的產品將進一步擴展到BDO、PBAT、PTMEG等。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度,曙光化工的氰化鈉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4%,排名第二;在全球市場占有率為6%,排名第五。目前,該公司已擁有年產50萬噸丁辛醇產能,約占國內丁辛醇行業總產能的7%,并列行業第四。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曙光化工的營收分別約37.80億元、36.58億元、35.47億元和15.03億元,凈利潤分別約8.78億元、3.61億元、5.05億元和1.7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2.79億元、1.41億元、1.75億元和6187.29萬元。

報告期各期,曙光化工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4.58%、17.21%、22.64%和21.74%。不難發現,曙光化工的毛利率有所波動。其中,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91%、16.72%、23.18%和22.34%,主要是受丁辛醇產品毛利率波動影響。
報告期各期,曙光化工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約為13.58億元、4.74億元、8.38億元和1.04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約82.67億元,資產凈額約37.8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約9.16億元。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曙光化工成立于1990年3月,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前身為安徽省安慶曙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長斌,主要股東包括余永發、王林等。

據招股書披露,曙光化工的前身為安慶市曙光化工廠,其業務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成立的安慶市鈕扣廠,至2000年改制成立了曙光化工。2002年,該公司進行產權多元化改革,2005年完成全部國有股權退出。
具體來看,曙光化工2000年設立之初由安慶市化學工業局全資控股。2022年,該公司變更為國有參股公司,注冊資本由2080.60萬元變更為1651.64萬元。其中,國有出資151.64萬元,持股9.18%;567名股東1500萬元,持股90.82%,工商登記10名顯名股東。

2005年9月,國有股東將所持曙光集團有限(即“曙光化工”)9.18%股權(151.64萬元出資)評估作價轉讓給職工股東,作價738.13萬元。隨后的數年,該公司歷經多次增資,并解除了全部的股權代持。
本次上市前,余永發直接持有發行人(即“曙光化工”)19.56%的股份,并與67位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該公司79.16%股份的表決權,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目前,余永發為安徽曙光集團名譽董事長,陳長斌為該公司董事長,沈少培為副董事長、總經理,汪三六 為董事、副總經理,楊益恒為董事、董事會秘書,曹劍陸為董事、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