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腦動極光-B(HK :06681,下同“腦動極光”)披露發售公告,于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3日招股,預計2025年1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本次上市,腦動極光計劃全球發售1.81112億,另有15%的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價3.22港元,每手1000股,募資約5.83億港元,募資凈額約5億港元。按發行價3.22港元/股計算,腦動極光的IPO市值約為41億港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腦動極光引入了4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485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其中,天士力(SH :600535)通過天士力香港認購500萬美元,天士力國際認購1000萬美元,黃光偉認購400萬美元,蘇州策源認購2950萬美元。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腦動極光在境內的經營主體為浙江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655萬元,法定代表人為王曉怡,股東包括上海樞慧商務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伙)、王曉怡等。

據招股書介紹,腦動極光的產品管線涵蓋由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兒童發育缺陷等誘發的廣泛的認知障礙的測評和干預。其中,核心產品腦功能信息管理平臺軟件系統已就四種主要類型認知障礙的八種適應癥實現商業化。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腦動極光的收入分別為229.9萬元、1129.1萬元、6720.0萬元和5188.7萬元,毛利分別為130.4萬元、329.7萬元、3206.4萬元和2452.0萬元,凈虧損分別為6.98億元、5.02億元、3.59億元和1.14億元。
不難發現,腦動極光的營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毛利也隨之增加,但仍處于虧損狀態。按非國際財務會計準則計量,該公司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約為5470.4萬元、1.17億元、1.49億元和7884.2萬元。
腦動極光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預計其2024年仍將處于凈虧損狀態,主要是由于為研發更多適應癥產品、與更多醫院建立銷售關系并擴大銷量、管理該公司的增長及完成本次上市,預計將支出大量運營費用。
雖然長期處于虧損狀態,且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均為負數,但腦動極光在發工資方面毫不吝嗇。2021年、2022年、2023年度,該公司向董事支付的薪酬總額分別約為1510萬元、480萬元和3700萬元。

同時,腦動極光預計2024年度將向董事支付薪酬及實物福利(不包括可能支付的任何酌情花紅)總額約4590萬元。其中,腦動極光董事即為譚錚、王曉怡。其中,譚錚為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首席戰略官,王曉怡為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研發官。
招股書顯示,腦動極光2021年分別向譚錚、王曉怡支付薪酬合計1437.2萬元、67.9萬元,2022年分別向譚錚、王曉怡支付薪酬合計390.9萬元、86.5萬元,2023年分別向譚錚、王曉怡支付薪酬合計1747.1萬元、1948.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