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來源 | 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11月初,以“超越金融科技界限:共創無限可能”為主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創業節2025”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

這場亞洲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盛會由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和香港投資推廣署(香港投資署)聯合主辦,匯集來自超過100個經濟體的3.7萬名企業高管,共話前沿金融科技趨勢。
2025年恰逢香港金融科技周與StartmeupHK創業節舉辦10周年的關鍵節點,這場“雙節同慶,強強聯合”的旗艦盛事全方位聚焦創科領域及商業效益,以鏈接國際資本與創新資源的形式,共同探索企業借港出海的創新發展機會。
一、十年歷史積淀:聯手構建全球創科盛會
近年來,數據和技術已成為金融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作為全球金融科技的關鍵樞紐與創新高地,香港始終與時代浪潮同頻共振,著力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為全球金融生態體系的轉型變革精準賦能。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活動致辭時介紹稱,目前香港已有超過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較去年增長了10%;預計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業收入將超過6000億美元,年增長率超過28%,未來將進一步發揮其創新與協作橋梁優勢。

作為香港投資推廣署的兩大旗艦活動,香港金融科技周(HKFTW)和StartmeupHK創業節是香港在科技金融領域敘事力、影響力的最好印證。二者在過去的九年間積累了豐富的創科經驗與資源,分別成為了亞洲金融科技領域的標志性盛會與初創企業出海的“全球跳板”。
據介紹,此次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創業節2025共設有11場專題論壇,精準聚焦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技、Web3與區塊鏈、數字金融、數字資產等11項與全球金融科技創新生態息息相關的前沿議題,探討潛在發展機遇。
其中,金融與科技政策論壇聚焦宏觀治理層面,匯聚來自中國香港、內地及全球高級別政府發言人和政策制定者,通過對頂層設計的針對性探討,為金融科技創新的未來發展劃定合規邊界、提供政策支持。
本次論壇還深度探討了人工智能、綠色科技、量子計算與邊緣計算、區塊鏈與Web3的應用落地,共同塑造數字經濟未來的新興景觀,并聚焦保險科技、健康科技、數字金融等跨行業生態協同領域,定義新一代服務模式。
此外,TechX論壇與全球Fast Track聯動,為初創企業帶來大量機遇。可以說,從政策導向到技術創新,從場景示范到行業協同,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創業節2025形成了豐富的創科議題矩陣,雙節共慶的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放大。
本屆盛會匯集了來自全球100多個經濟體的3.7萬多名企業高管、800多位行業專家以及700多家參展商,規模創下歷屆之最,華為、騰訊、微眾銀行、螞蟻數科、度小滿等頭部企業集體亮相,推動創新理念由思想碰撞走向實踐合作。
參會專家方面,渣打集團行政總裁Bill Winters、匯豐集團行政總裁Georges Elhedery等業界知名人士現身活動現場;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人工智能教父”Geoffrey Hinton也首次以演講嘉賓身份亮相香港大會,闡述“母性AI”相關理論與倫理挑戰。
會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還闡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宣布將聚焦四大重點領域,涵蓋超過40個具體項目,旨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穩健、有韌性與前瞻性的國際金融科技樞紐。
這也意味著,在構建新一代數據及支付基建、支持業界全方位應用人工智能、強化業務及科技韌性和促進金融代幣化的多輪驅動下,香港將持續開辟金融發展新陣地,未來有望進一步為推進全球金融生態發展賦能。
二、智慧引領未來:技術賦能金融轉型提質
雖然本次盛會的十一大專題論壇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在金融科技正以銳不可當之勢重構金融業技術、生態與發展方向的當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瞻技術已成為各大論壇反復提及的高頻詞。
在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看來,區塊鏈和AI是金融科技的關鍵技術,能夠在市場、企業以及個人層面上為金融科技帶來實質效益,目前約有75%的金融機構已經采用或試行生成式AI,未來3至5年內有望將比例提升至87%以上。

展會期間,中國內地多家參會企業紛紛展出了其在AI、區塊鏈等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其中度小滿詳細介紹了“軒轅”金融大模型、一站式AI生產引擎“原力AI平臺”等智能技術,并在現場開展了“防深偽互動裝置”小游戲。
小雨點集團透露,其計劃于2026年正式推出端對端的普惠金融服務平臺“雨惠融”,依托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智能匹配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與普惠金融需求方,顯著提升融資撮合效率。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稱,在過去幾年里,人工智能已從實驗性的前沿領域發展成為日常創新的驅動力,目前已有超過四分之三的銀行在用例中部署或試點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應用范圍包含風險管理、信用評估及客戶互動。
以首次參展的中國首家數字銀行微眾銀行為例,該行與子公司微眾科技在展會上分享普惠金融產品及實踐、分布式核心系統,并重點展示了其AI垂直領域的典型應用,以及獨具特色的數字藝術品。
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能架構師王亞盛在數字金融論壇的圓桌論壇中透露,微眾銀行堅持以數字化為原生基因、以AI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目前已部署逾百個AI應用場景、超過700個Agent,并有50多位數字員工正式“上崗”。
依托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核心系統與數字營銷體系,微眾銀行服務超過4.3億個人客戶,累計申請貸款的中小微企業超600萬家,單日金融交易峰值超14億筆,單一賬戶每年IT運維成本僅2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降本增效、賦能小微。
針對AI技術應用與風險治理問題,微眾銀行構建了一套覆蓋AI應用開發全生命周期的治理體系,從規劃與設計、數據與知識工程、模型訓練與驗證、開發與集成、測試與部署、運營與監控等各階段對AI風險進行防范與治理。
王亞盛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滿懷信心,預測在未來數年內每名用戶都將擁有高度個性化的金融助手,以低成本提供媲美私人銀行的服務體驗;同時,精準的“數字代理”也將幫助用戶完成日常生活行為、進行投資決策,實現普惠金融與智能服務的深度融合。
三、全球視野升維:護航內地企業穩健出海
當前,國際經濟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供應鏈重組、新興市場崛起等因素影響下,出海已從“選擇題”演變為中國企業拓寬發展空間的“必修課”。香港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富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逐漸成為中國企業邁向全球的第一站。

在主論壇圓桌環節,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透露,目前香港已成為螞蟻集團及旗下公司的全球化戰略支點,搭建起覆蓋全球收款、貿易金融服務及合規風控等領域的服務體系,AlipayHK成為香港第一大電子錢包,服務超過450萬活躍用戶。
騰訊亦在活動上展現了微信支付、WeChat Pay HK和TenPay Global在跨境支付領域的創新成果,其中WeChat港幣錢包已支持港人北上后在內地所有城市的數千萬微信支付商戶直接以港幣支付,加快跨境支付的高效安全對接。
此外,騰訊云已與富途證券、富融銀行、天星銀行、AIA友邦保險、中國銀行(香港)等香港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加速數字化轉型,近期的合作項目包括僅用15小時協助富融銀行完成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升級,支持天星銀行實現全面上云。
作為誕生于大灣區的數字銀行,微眾銀行同樣堅持以香港為出海“橋頭堡”,依托香港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積極參與香港本地金融科技生態建設,持續探索與香港業界的合作機會,推動相關產業向好發展。
微眾銀行的香港科技子公司微眾科技始終堅守“立足香港,致力科技輸出”使命,向全球客戶提供數字金融和數字基建解決方案,目前已與中國香港、印尼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累計達成合作意向金額數億美元。
在企業自身持續發力之余,香港政策導向也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強大背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明確表示,將幫助內地企業利用香港作為跳板擴展海外業務,通過香港特區各政府部門合作,為內地公司尋找境外市場和全球資本鋪平道路。
他透露,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宣布成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已于2025年10月啟動,將整合資源成立一站式平臺,主動招攬有意拓展海外業務的內地企業以香港為平臺“出?!?,計劃在年底前討論工作策略及計劃。
此次香港金融科技周×StartmeupHK創業節2025活動上,還特別增設了“全球科創?智匯中國論壇”全中文論壇,旨在突破語言限制,真正意義上發揮大灣區協同賦能作用,為中國內地的科技創新企業搭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對于中國科技金融市場的參與者而言,這場十周年盛會不僅為行業參與者提供了從行業趨勢預判到創新技術突破,再到商業落地實踐的完整思路,更為內地企業拓展國際化視野、邁向全球資本市場提供了新路徑。
我們有理由期待,在新一代技術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未來將有更多內地企業借助香港這一“出海跳板”,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運用高質量、可持續的金融服務能力突破傳統界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注入中國特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