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近日,浙商銀行再收大額罰單。

2025年9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列表顯示,浙商銀行因相關互聯網貸款等業務管理不審慎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罰沒合計1130.80萬元。同時,譚飛達被實施警告。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是浙商銀行2025年以來收到的第二張千萬元級別罰單。今年1月,上海金融監管局亦曾向浙商銀行上海分行開出一張1680萬元的巨額罰單,涉及虛增存貸款、信用卡業務不審慎15項違規行為。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回顧浙商銀行過去幾年的財務報告,可以了解到該行此次被罰的一些背景,尤其是2023年。數據顯示,浙商銀行2023年的總收入約為637.04億元,同比增長4.29%;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150.48億元,同比增長10.50%。
截至2023年末,浙商銀行的總資產約為3.14萬億元,比2022年末增長19.91%。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72萬億元,比2022年末增長12.54%;總負債2.95萬億元,比2022年末增長20.29%。
截至2023年末,浙商銀行的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約為1.716萬億元,比2022年末的1.525萬億元增加1912.10億元。其中,貸款信用減值損失準備約429.68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凈額約1.67萬億元。
按業務類型來看,公司貸款和墊款為浙商銀行發放貸款的主要組成部分。浙商銀行在財報中表示,其推進弱周期行業貸款投放,加大力度提高優質客戶覆蓋面和資產投放。截至2023年末,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約為1.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29%。
截至2023年,浙商銀行的個人貸款和墊款總額約為4766.92億元,而2022年則為4178.81億元,相對增長14.07%,凈額增加588.11億元。相比之下,該行2022年末的個人貸款增加凈額約為363.87億元。
與此同時,浙商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的不良規模亦在快速增長。截至2023年末,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約為90.86億元,比2022年末增加28.38億元;不良貸款率1.91%,上升0.41個百分點。

圖源:浙商銀行2023年度報告截圖
相比之下,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浙商銀行的個人貸款業務的不良貸款金額分別約為24.85億元、23.99億元和40.86億元,2023年更是達到90.86億元的高位。以此來看,該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在過去四年實現了幾何倍的增長。

圖源:浙商銀行2020年度報告截圖
僅就2021年而言,浙商銀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就凈增加約人民幣16.87億元,而2022年則凈增加21.62億元。2023年,進一步增加28.38億元。但2024年末,該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金額則為84.98億元,比2023年末減少5.88億元。

圖源:浙商銀行2024年度報告截圖
在這個過程中,浙商銀行個人貸款的規模亦在快速增加。但2025年上半年,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浙商銀行的個人貸款約為4660.41億元,較2024年末的4786.31億元減少約125.9億元,甚至低于2023年末的4766.92億元。
不過,浙商銀行個人貸款業務的不良貸款規模依然保持了增長態勢。截至2025年上半年,這一規模約為91.91億元,比2024年末增加6.93億元。同時,不良貸款率1.97%,比2024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
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