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廣州農商銀行(HK:01551)發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公告。貝多財經發現,廣州農商銀行的業績再次下滑。拉長時間來看,廣州農商銀行的收入自2022年開始下降,至2024年已連續3年走低。

財報顯示,廣州農商銀行2024年的營業收入約為158.32億元,同比減少12.79%;凈利潤約為24.16億元,同比減少25.8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0.81億元,同比減少21.0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廣州農商銀行的資產總額約為1.36萬億元,較2023年末的1.31萬億元增加483.65億元。截至同期,該行的負債總額約為1.26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約948.58億元。
特別說明的是,這已經廣州農商銀行第四次出現收入下滑的情形。與之對應的是,廣州農商銀行2021年的營收約為234.81億元,較2020年的212.18億元增加10.66%。而2022年,該行的營收則下降3.99%至225.45億元。
相比之下,廣州農商銀行2020年的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52.77億元和50.81億元,而2021年的凈利潤則同比減少28.43%至37.76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同比減少37.51%至31.75億元。

2022年,盡管廣州農商銀行的收入有所下降,但該行的凈利潤規模卻實現了增長。此前財報顯示,廣州農商銀行2022年的凈利潤約為40.38億元,同比增加6.92%;歸母凈利潤約為34.92億元,同比增加9.98%。
2023年度,廣州農商銀行的營收約為181.54億元,較2021年的225.45億元進一步減少19.47%,降至不足200億元。與此同時,該行2023年的凈利潤約為32.60億元,同比下降19.27%;歸母凈利潤26.34億元,同比減少24.56%。
資產質量方面,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有所優化。截至2024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6%,較2023年的1.87%下降0.21個百分點,2022年則為2.11%,撥備覆蓋率184.34%,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52%、11.42%和9.90%。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約為119.50億元,較2023年末的136.52億元減少約17億元。對此,該行歸因于加大不良處置力度。據貝多財經了解,廣州農商銀行曾多次對外轉讓不良資產。
2024年12月,廣州農商銀行曾向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轉讓了145.92億元的債權資產(包含本金金額118.61億元,利息金額26.72億元),賬面價值為103.40億元,交易價格為99.93億元。

廣州農商銀行在此前公告中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轉讓資產包括發放貸款及墊款本金118.61億元,占比約100%。按照逾期情況分類,逾期三年以上0億元,逾期一年以上14.23億元,占比為12%;逾期90天以上38.41億元,占比32.38%。
另在2024年1月1日,廣州農商銀行亦曾發布公告,稱該行于2023年12月向105家買方出售且轉讓所轉讓資產,總對價約為94.67億元。據此前公告,該部分資產截至2022年12月末的賬面價值約為121.05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截至2024年12月末,廣州農商銀行的不良公司貸款余額約為65.22億元,較2023年末的97.89億元減少約32.67億元,不良貸款率亦由2023年末的2.28%減少至2024年末的1.55%。
相比之下,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余額約為54.28億元,較2023年12月末的38.63億元則猛增約15.66億元。與此同時,不良貸款率約為2.89%,較2023年12月末的2.21%增加6.8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廣州農商銀行的貸款和墊款總額約為7202.34億元。一般公司貸款總額約為4215.52億元,個人貸款總額約為1879.65億元。其中,個人貸款較2023年末增加128.70億元,增幅為7.35%。
截至2024年12月末,廣州農商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余額分別為787.31億元、737.24億元、222.00億元和133.10億元,在貸款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10.93%、10.24%、3.08%和1.85%。

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信用卡余額分別較2023年末增加75.78億元、66.40億元和15.34億元,增幅分別10.65%、42.67%和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