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圓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下稱“信美相互”)宣布引入新的出資人內蒙古世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世林投資”)。但在發布增資公告的三天后,信美相互的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也新鮮出爐,其第四季度的業績表現卻不甚令人滿意。

回顧過去幾年信美相互的運營狀況會發現其中存在不少波折,在險企普遍融資難的大環境下,如此反差也讓這家擁有明星資本的險企引發了更多關注。
一、增資背后的資本困境
2025年1月24日,信美相互發布公告稱,該企業運營資金及出資人變更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審核批準,世林投資成為該企業運營資金出資人,并新增運營資金3.25億元,占總股本21.65%。

截自信美相互公告
此次增資讓世林集團強勢進入信美相互并成為其第二大出資人,而信美相互原運營資金提供人螞蟻集團的運營資金占比則被稀釋至22.98%,僅高出世林集團股份1.33%。整個增資過程中,信美相互的原10家運營資金提供人更是集體缺席。
對此,信美相互只解釋了螞蟻集團和天弘基金的缺席是因為二者持股比例合計仍超過33%,無法參與此次增資。而對于其余股東的缺席并未做明確說明。
信美相互是2017年由螞蟻集團、世林集團、天弘基金、湯臣倍健等11家企業共同出資的國內首家同時也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相互制壽險企業,其運營以會員共同所有、會員參與管理、會員共享盈余為核心。近年來,信美相互在融資方面做過頗多努力。
2021年,信美相互曾擬新增運營資金7.65億元,并計劃引入微夢創科網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微夢創科”)和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涌金投資”)兩位新成員,另有原運營資金提供人湯臣倍健計劃出資0.55億元。
計劃引入的新成員中,微夢創科擬提供新增運營資金5.1億元,并受讓北京遠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遠望創投”)和北京創聯國培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創聯”)所持信美相互的初始運營資金借款債權0.5億元和0.25億元,而涌金投資則提供新增運營資金2億元。

截自信美相互公告
然而一番曲折后,信美相互僅收到由涌金投資提供的新增運營資金0.76億元,以及由湯臣倍健提供的新增運營資金1億元。最終信美相互實際增資僅為1.76億元,大幅縮水76.99%。而原本擬定轉讓初始運營資金的遠望創投和北京創聯也依然位列運營資金提供人之列。
因此,這次增資機會對信美相互來說實屬難得,此外,新任出資人世林投資在為信美相互帶來巨額運營資金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新的業務協同機會。石林投資作為一家以煤炭資源開發和綠色能源為主導的企業,在康養服務領域的投資有望為信美相互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但信美相互一直以來起伏不定的業績表現卻為雙方后續的合作徒增變數。信美相互在2020年進入盈利期后,其營業收入增速便開始波動下滑,利潤狀況也頗經歷了一番大開大合。
二、盈利陷不穩陰霾
2020年至2023年,信美相互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2.14億元、0.42億元、0.57億元,增幅分別為294%、208%、-80%、38%。
而在營收方面,2020年至2023年,信美相互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63億元、26.80億元、39.86億元、38.58億元,增速分別為69%、13%、49%、-3%;其中,該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雖然增速也有起伏,但整體保持了上升態勢。
2020年至2023年,信美相互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3.79億元、65.25億元、67.10億元、90.84億元,增幅分別為68%、93%、3%、35%。

截自信美相互2023年年報
不難看出無論是信美相互的凈利潤與營業收入之間,還是營業收入與保險業務收入之間都持續存在著不小的差額,個中緣由與信美相互居高不下的準備金提取和日益走高的退保率不無關系。
2020年末至2023年末,信美相互提取的壽險責任準備金分別為52.06億元、98.64億元、152.48億元、232.18億元,相較于上一年末的增幅分別為96.00%、89.5%、54.6%、52.27%;而最終提取的保險合同準備金同樣數額驚人。
2020年末至2023年末,信美相互提取的保險合同準備金分別為52.51億元、99.21億元、153.15億元、232.99億元,相較于上一年末的增幅分別為94.9%、88.9%、54.4%、52.13%。就具體產品來看,壽險和年金險的準備金占比最高。
2020年末至2023年末,信美相互的壽險產品提取的保險合同準備金分別為7.54億元、25.97億元、61.14億元、117.93億元,較上年末的增幅分別為5435.4%、244.2%、135.4%、92.89%,占保險合同準備金比重分別為14.37%、26.17%、39.92%、50.61%。
而信美相互的年金險在2020年末至2023年末被提取的保險合同準備金分別為44.51億元、72.67億元、91.35億元、114.26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年末增長68.4%、63.3%、25.7%、25.08%,在整體的保險合同準備金中所占比重分別為84.76%、73.25%、59.64%、49.04%。

截自信美相互2023年年報
持續高額的準備金勢必會侵占不小的利潤空間,但信美相互的賠付和退保情況又確實不容樂觀。
2020年,信美相互退保金支出1.24億元,同比上漲418.02%;但賠付支出936萬元,同比減少82%,并且其中賠付金額最高的險種是重疾險,賠付占比82.71%,其次才是壽險,賠付占比僅為9.76%。
2021年,信美相互退保金支出1.82億元,同比上漲46.73%;而賠付支出金額為0.17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賠付占比最高的險種依然是重疾險,占比47.84%,其次為壽險,占比38.28%。
2022年,信美相互退保金支出增至2.03億元,同比上漲1.39%;賠付支出金額為0.22億元,同比增長30%,不過其中賠付占比最高的險種變為壽險,占比60.21%,其次為健康險,占比39.56%。
2023年,信美相互退保金進一步增至3.17億元,同比上漲56.38%;賠付支出0.22億元,同比上漲1%,其中賠付占比最高的仍然是壽險,占比46.84%;健康險占比其次,為52.94%。進入2024年后,信美相互的運營情況依然舉步維艱。
2024年第四季度,信美相互的凈利潤甚至再度出現虧損,退保情況也進一步出現惡化。2024年第四季度,信美相互凈利潤虧損0.14億元,拖累了信美相互2024年全年的凈利潤增速,2024年,信美相互實現凈利潤0.66億元,同比增速由2023年的38%降至15.61%。

截自信美相互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同時,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信美相互的綜合退保率由三季度末的1.41%升至1.91%,當期最高退保金額也由0.29億元增至0.40億元,增幅37.61%;不過當期產品中最高退保率有所下降,由第三季度的12.23%降至10.70%,而退保率居前的險種也集中在年金險和壽險品類。
不斷上升的賠付金額和退保金無疑在加重信美相互的資本壓力,在如此沉重的資本負擔之下,信美相互的此次增資無異于久旱逢甘霖。
不過增資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本壓力,但信美相互在經營業績、盈利穩定性、公司治理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未來,仍需要其充分利用增資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前路漫漫,信美相互能否突破困境,實現盈利增長和會員權益的有效保障,仍有待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