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提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浙商銀行武漢分行在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的指導下,深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客戶為中心,堅持善本金融,圍繞做好“五篇大文章”,在制度、產品、服務等方面綜合發力,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舉旗金融顧問制度,推動“善本金融”實踐
金融顧問制度是浙商銀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制度創新,以公益服務為主,旨在實現金融從“以牌照為中心”的專業服務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轉變,實現金融專業人士從“打獵”方式向“種田”方式轉變,走出一條金融向上向善、服務實體的功能性回歸之路。
截至今年8月,浙商銀行聯合126家成員單位、4200名金融顧問開展服務,成立金融顧問工作室146家,累計服務企業超8.7萬家,落實融資達6778億元。如今,金融顧問制度已從浙江走向全國,被北京、上海、甘肅等16個省市借鑒推廣。
在總行金融顧問制度“擎旗”行動的引領下,浙商銀行武漢分行先后與江夏區人民政府、江漢區人民政府等簽訂金融顧問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江夏區政府建立“金融顧問”人才庫,印發《關于建立企業“金融顧問”制度的工作方案》。為把金融產品和服務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在江夏區金融顧問工作室的基礎上,分行積極向江夏區政府宣傳推廣縣域綜合金融生態建設模式,制定了江夏區重點實體客戶服務對接計劃,累計走訪客戶80余家,拜訪客戶280余次,為12家企業制定了專屬融資方案。今年以來,江夏支行新增開戶66戶,帶來存款年日均7.17億元,新增13戶企業授信,用信5.49億元。
二、著力打造“人才銀行”,全面護航科創企業
人才銀行是浙商銀行于2016年打造的全國首個以高層次人才作為精準服務對象的金融服務品牌。聚焦科技型企業從企業初創、取得訂單、引入創投、跨境需求、啟動股改、上市排隊、IPO上市等十大金融服務場景,浙商銀行推出“人才支持貸”“科創共擔貸”“科創銀投貸”等16大科技金融系列產品。其中“人才支持貸”是針對人才企業打造的專屬創新產品,以“人力資本”作為授信額度核定的重要依據,對初創期企業最高可授信2000萬元額度。
湖北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中國科學院張啟發院士、國家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顧澤茂教授聯同華中農業大學雙水雙綠研究院團隊共同發起成立。公司主營農業科技領域內的研發、技術咨詢及水產、水稻雙水產品的生產、推廣。今年該公司研發的“華墨香”黑米上市反響良好,面對10倍以上的產量擴增,公司需要更多資金投入,然而公司以育種研發為核心,人才集聚卻缺乏抵質押物,金融顧問僅憑“中科院院士”這一人才資質作為授信額度核定依據,運用“人才貸”系列產品,在一周內放款500萬元。目前,“華墨香”黑米在江漢平原推廣種植約1萬畝,科技創新帶來的優質產業,正在持續帶動一方共富。截至6月末,浙商銀行武漢分行已與湖北280余戶科技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累計提供信貸支持180億元,其中通過“人才支持貸”為30余家企業累計提供超40億元的信貸支持。
三、持續深耕場景金融,提升普惠金融效能
小微企業作為產業經濟的“毛細血管”和市場的“神經末梢”,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浙商銀行以服務經濟社會和實體經濟為導向,圍繞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真實融資需求,大力推進場景金融建設。“電費白條”是指浙商銀行通過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供電企業進行合作對接,直接獲取用電企業的歷史電費繳納數據,為用電企業提供的定向用于電費支付的線上融資產品,可以針對性解決企業在繳納電費時“無抵押、頻次高、用款急”的短期融資需求。
“每年高達500多萬元的電費,如果能延期支付,我們就有更多的資金用于日常生產經營、產品研發了!”湖北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自主發明專利的高新技術制造小微企業,在塑料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每年電費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金融顧問在走訪中獲悉后,主動向該企業介紹了“電費白條”,協助其通過微信小程序“浙商供應鏈金融”在線申請,基于企業的歷史電費繳納數據,助力企業獲批390萬元專項額度,切實緩解企業“電費焦慮”。據了解,該行還積極發展電費證、移動通、數字信用憑證等場景,探索場景金融的迭代更新。截至8月末,浙商銀行武漢分行已累計為3023家鏈上企業發放供應鏈融資款,供應鏈業務余額32.7億元。
四、打通數據信息孤島,助力小微企業高效融資
數字化轉型是浙商銀行近年來的戰略重點。該行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進程,以數字化思維和理念提升自身數字化能力,以市場、客戶需求為導向豐富和創新產品服務體系,打造了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應用、小微金服寶等一批數字化平臺,創設數智貸、數易貸、數科貸等金融產品。
湖北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氣裝備制造型企業,因遭受下游項目的墊資需求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雙重壓力,公司急需外部資金支持。金融顧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結合企業納稅情況,對企業經營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為企業提供了300萬元的貸款支持。客戶通過掃碼申請,5分鐘便收到了預審額度短信,3天實現貸款到賬,且這筆資金從申請到放款全線上操作,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浙商銀行武漢分行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和堅定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客戶為中心,以數字化為主線,以場景為依托,以融合為導向,傾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奮力譜寫金融助力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浙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