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水滴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SEC)更新后的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水滴公司本次赴美上市的發行價區間為10美元至12美元,計劃發行3000萬股ADS。
按發行價的中位數計算,本次赴美上市,水滴公司的募資規模為3.3億美元。若承銷商全額行使約450萬股ADS的超額配售權,則水滴公司的募資金額將達到3.795億美元。
其中,博裕資本、厚樸資本以及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通過家族信托Kevin Sunny合計認購水滴2.1億美元的等值股份。據了解,水滴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鵬曾為外賣聯合創始人,王慧文為其匯報的對象。
營銷為先,研發投入銳減
截至目前,水滴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其收入分別為2.38億元、15.11億元、30.28億元,分別增長534.6%、100.4%。隨著規模的增加,水滴公司的營收增速也在大幅下滑。
報告期內,水滴公司的凈虧損分別為2.09億元、3.22億元、6.64億元,三年合計虧損11.94億元;調整后稅息折舊及攤銷前(EBITDA)虧損分別為1.4億元、1.59億元及2.47億元,虧損率分別為58.93%、10.52%、8.17%。
從這個角度來看,水滴公司的虧損率在逐漸收窄。不過,水滴公司的成本在逐漸飆升。2018年、2019年、2020年,其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為1.85億元、10.56億元與21.3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73%、69.89%、70.38%。
換句話說,水滴公司的營銷費用在過去的3年中從約2億元暴漲至21億元,增長超10倍。與之對應的是,水滴公司的付費保險用戶數分別從170萬增加至2020年的1920萬,營收規模也翻了15倍。
另一方面,水滴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卻在急劇下滑。2018年、2019年、2020年,水滴公司的研發費用占比分別為29%、14.2%、8.1%。從投入金額上來看,其2020年的研發費用為0.37億元,相較于2019年的2.15億元縮減了82.79%。
公益變商業,自我造血難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公司引以為傲的水滴籌并未帶來直接營收。不過,水滴籌為其保險經紀業務(水滴保)起著引流的作用。沈鵬曾稱,曾借助水滴籌能夠正確普及進行保險保障的價值和必要性,將適合的產品推薦匹配給不同的消費者。
在此之前,水滴籌等曾頻頻被質疑存在詐捐亂象。尤其是,2019年5月,德云社簽約演員吳鶴臣(本名:吳帥)籌款風波引爆了輿論,網友質疑其有車有房為何可以申請“貧困戶”等。
彼時,曾有評論稱,德云社演員眾籌百萬惹眾怒,騙捐絞殺大眾最后一絲信任。此外,水滴籌還曾因虛假病歷、掃樓籌款等引發熱議。對此,界面曾發布評論文章稱,粗放式“掃樓籌款”顯然是飲鴆止渴的行為。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超過3.4億人通過水滴公司旗下“水滴籌”平臺向超過170萬名病人捐贈了總計超過人民幣370億元的資金。即便如此,水滴籌的轉化效果也在弱化。
早前,水滴籌等為水滴公司的保險經紀業務貢獻接近100%的流量,而現在已經被第三方流量取而代之。數據顯示,水滴公司來自第三方流量渠道的占比分別為1.9%、34.8%、44.9%。
相對而言,水滴籌帶來的流量在2018年至2020年的占比分別為46.5%、23%、13%,包含水滴籌和水滴互助在內的流量占比已經降至16.6%。這也意味著,水滴公司自我造血能力在下降。
此外,沈鵬曾在2020年5月的一場直播中表示,如果每個人都有足夠的保障,來抵御大病或意外帶來的風險,那就不需要通過籌款來獲得醫療資金,最終實現“天下無籌”。
事實上,這也是水滴公司營銷費用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水滴公司還要面臨市場的競爭。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按2020年規模保費計算,水滴保已經成為國內排名第二的互聯網保險平臺。
貝多財經了解到,水滴公司類比的上市公司包括慧擇(NASDAQ:HUIZ,慧擇控股)以及眾安在線(HK:06060)等。此前奧緯行業的報告顯示,以總保費(GWP)計算,慧擇是中國最大的獨立在線長期壽險及健康險保險產品及服務平臺。
經貝多財經對比發現,慧擇2020年度促成總保費為30.2億元,其中長期險業務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比例達到93.3%。而水滴公司的長期險傭金收入占其總營收的比例僅為21.5%,轉化水平遠不及慧擇。
合規性存疑,上市前關停
另據了解,水滴公司的網絡互助業務還曾遭到監管質疑。2021年4月,曾有媒體報道稱,銀保監于本月告訴水滴公司創始人沈鵬,不建議水滴公司在這個時機公開招股上市。
不過,水滴公司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否認了監管機構反對其上市計劃的說法。但水滴公司早前推出的網絡互助業務——水滴互助則在2021年3月份宣布關停,也即終止互助計劃。
而水滴公司合伙人楊光則稱,“水滴互助平臺并沒有關停,而是服務模式升級。原互助計劃終止,并不代表水滴互助平臺關停,未來平臺會持續運營,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服務”。
公開信息顯示,美團推出的美團互助、輕松集團推出的輕松互助等同樣在2021年初宣布終止互助計劃。截至目前,仍在運營網絡互助計劃的僅有螞蟻集團旗下相互寶、360數科旗下360互助等。
盡管水滴公司予以了辯解,但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于2021年4月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談及網絡互助關停潮時則表示,一方面要看到網絡互助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潛在的風險。
“網絡互助需規范化發展,是慈善就歸于慈善,如果打著互助旗號從事金融業、保險業,就偏離了互助的本質,需要糾正。”肖遠企還強調,“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必須要‘有證駕駛’。”
事實上,水滴公司招股書也提及,其面臨著監管要求帶來的挑戰及巨大的不確定性。以水滴互助為例,監管措施未明確允許非保險機構的實體進行在線保險產品的營銷活動。
據中新經緯此前報道,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認為,網絡互助實則為“類保險”產品。王緒瑾介紹稱,“網絡互助平臺是一種創新,在創新出現一段時間后,總結一定發展規律,就可以制定監管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