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9月27日,廣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銀行”)在深交所更新招股書(申報稿),補充披露了截至2023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等信息。
貝多財經了解到,廣州銀行早在2009年便開始籌備上市,但因股權問題懸而未決,“三年上市夢”終未能如愿。2020年6月18日,廣州銀行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并于次年1月更新招股書,對證監會提出的部分問題予以解答。
2023年全面注冊制落地后,廣州銀行的上市申請平移至深交所主板。截至目前,廣州銀行已分別于3月25日、3月30日和9月27日三次更新招股書。本次沖刺上市,廣州銀行能否圓其十四年來的“上市夢”?
一、立足廣東省內,營收穩中有增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州銀行成立于1996年9月,共對外投資了三家企業。目前,該行的注冊資本為117.7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董事長邱斌,股東包括廣州金融控股、南方電網、南方航空等。
據招股書介紹,廣州銀行是一家立足于廣東省的城市商業銀行。截至2023年6月30日,廣州銀行的開業機構達到179家,包括總行1家,分行級機構16家(含信用卡中心),支行155家及信用卡分中心7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廣東省銀行業資產總額35.12萬億元,同比增長8.62%;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7.31萬億元,同比增長12.07%;各項貸款余額24.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4%。
聚焦到廣州銀行本身,其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149.18億元、165.64億元和171.5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24%,持續穩健增長;2023年上半年,廣州銀行的收入為84.45億元,較2022年同期稍有下滑。
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各期末,廣州銀行的資產總額分別為6416.32億元、7200.97億元、7939.32億元和7964.22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凈額分別為3236.59億元、3779.14億元、4348.80億元和4233.95億元。
二、陷入盈利困局,不良率飆升
貝多財經發現,廣州銀行的凈利潤與穩中有增的收入背道而馳。
報告期內,廣州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44.55億元、41.01億元、33.39億元和16.3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4.29億元、40.78億元、32.73億元和15.78億元,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按照業務模式劃分,貸款業務是廣州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各期,該行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分別占當期利息收入的74.20%、70.81%、73.97%和75.75%。但與此同時,貸款業務風險是廣州銀行信用風險的主要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廣州銀行的貸款組合質量有所下降,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10%、1.57%、2.16%和2.35%,處于上升態勢。其中,該行房地產行業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貸款和墊款占貸款和墊款總額的15.06%,不良貸款率為4.41%。
此外,即便廣州銀行的貸款減值準備余額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87.97億元增加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60.20億元,但其撥備覆蓋率卻持續下降,分別為241.75%、189.43%、155.32%和155.63%。
廣州銀行在招股書中亦坦言,貸款質量受經濟周期、經濟結構轉型、行業政策調整、房地產行業整體流動性危機等外部因素影響,若部分借款人存在上述問題,該行可能面臨經營、財務狀況和資金流動性惡化的情形。
三、業務違法受罰,收巨額罰單
貝多財經了解到,就在最新招股書的數天前,廣州銀行還背負了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的“罰單”。
9月11日,廣州銀行因涉及違反反洗錢業務管理規定、金融統計業務管理規定、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貨幣金銀業務管理規定等7項違規行為,被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給予警告處罰及896.9萬元罰款。
不僅如此,來自廣州銀行金融科技部、法律事務部、授信審批部、消費金融中心、信用卡中心等8個不同部門的9名相關涉事人員被追責,并被處以2.6萬至14萬不等的罰款,合計罰款金額67.5萬元。
對此,廣州銀行公開回應稱,該處罰基于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原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對該行開展綜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作出,所涉事項主要是2021年及此前年度的存量業務問題。
廣州銀行還表示,該行對此高度重視,誠懇接受處罰與監督,積極推進整改落實,并已按監管要求完成整改。目前,該行總體經營情況良好,主要監管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