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區長
來源 | 貝多財經
5月23日,陸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發布回港雙重上市后首份業績報告,這是一份可圈可點的答卷。
財報顯示,陸金所控股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78億元,凈利潤為7.32億元,環比實現扭虧為盈。與此同時,陸金所控股保持穩健的資產負債表狀況。截至3月末,陸金所控股凈資產規模增至949.68億元,其中銀行存款為513.03億元。
其中,消費金融業務數據表現亮眼,一季度陸金所控股消費信貸余額296億元,同比增長39%。在消費金融業務拉動下,陸金所控股打開更多增長空間,持續釋放投資價值。
近日,分析機構麥格理也發布研究報告,上調陸金所控股評級至“買入”,認為其資產質量壓力或將出現拐點,未來有望逐步實現優化。
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CEO趙容奭表示,一季度宏觀經濟和小微經營狀況的復蘇、行業進入常態化監管,使公司對業績U型復蘇持謹慎樂觀態度。公司將繼續保持耐心、謹慎并做好準備,致力于應對前方挑戰,繼續毫不動搖地專注于提升小微融資服務。
恰逢國內小微信貸與消費信貸市場正煥發勃勃生機之際,作為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賦能機構,陸金所控股正試圖用人工智能探索小微金融新解法。
一、新增貸款資產質量企穩,季度扭虧為盈
受益于一季度中國經濟復蘇步伐加快,陸金所控股經營情況整體向好。
陸金所控股一季報頗有看點。一是增信貸款資產質量明顯企穩,促成的新增無抵押貸款中,由優質借款人(風險等級R1-R3)貢獻的貸款量占比達82%,同比提升100%;二是消費金融成為業績增長新引擎,消費信貸余額296億元,同比增長39%;三是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持續增強,今年4月向股東支付2022年下半年的股息,總額約1.2億美元。
得益于新增貸款資產質量明顯企穩,一季度陸金所控股實現環比扭虧為盈,其中信貸減值損失減少“功不可沒”。財報顯示,2023年一季度陸金所控股信貸減值損失從2022年第四季度的67億元大幅下降至31億元,降幅超過50%。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預計,未來幾個季度信貸減值損失將保持穩定,并隨著核心業務指標逐漸恢復,利潤或將在2024年逐步改善。
今年以來,在擴內需、穩經濟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陸金所控股加大金融促進消費力度,消費金融業務穩健增長,也為整體業務發展做出更多貢獻,消費金融新增貸款占總新增貸款的比例為24%,而2022年同期為11%。
陸金所控股小微生態業務持續穩步推進。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微企業主增值服務平臺“陸店通”注冊用戶約190萬,注冊用戶數相比去年年末增長約7倍。
此外,在股東回報方面,趙容奭稱,公司在2023年4月支付了2022年下半年的股息,總額約1.2億美元,表明公司致力于保持穩定的股息政策,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陸金所給出“答案”
小微企業構成了中國經濟中規模龐大、發展迅速且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領域,并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國銀保監會近日印發的《關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的通知》提出,形成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量,切實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
陸金所控股積極響應,為提升小微融資服務質量,促進業績U型復蘇,為市場提供“答案”。
首先,繼續推進優化業務模式。陸金所控股持續推進旗下融擔公司100%增信的業務模式,夯實擔保責任,不斷加大擔保比例,通過融擔模式助力合作銀行更好地實現小微貸款“敢貸愿貸”,有助于降低小微客戶的綜合融資成本,保障小微融資服務的長期可持續性,已經獲得了大多數資金合作伙伴的支持。
第二,在保證資產質量穩健的前提下,進一步下沉服務小微。隨著經濟逐步復蘇,預計未來目標客群市場空間將逐步擴大。
第三,進一步豐富產品和服務,并專注于小微信貸服務和消費金融業務之間的產品多元化和交叉銷售,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
最后,充分借助科技賦能,進一步優化風控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和產能。
正是在陸金所控股等金融服務商的共同努力下,小微經營者經營情況明顯好轉。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小微經營者調查》顯示,小微經營者信心指數大幅提升至50.3%,創一年多以來的新高;7成小微經營情況好轉;50.7%的小微經營者需要金融支持。
此外,趙容奭表示,在宏觀經濟及消費復蘇背景下,公司完成了業務團隊升級,以提升資產質量作為業務重心,持續推進優化業務模式,不斷耕耘優勢細分區域及行業市場,并根據區域及行業特點實行差異化經營策略,進一步提升小微融資服務的深度與廣度,為客戶、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三、服務質效進化論,用人工智能探索小微金融新解法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夯實“安全底座”,提升服務小微實體質效,成為行業探索熱點。陸金所控股作為服務小微企業主的非傳統金融服務商,多年來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嵌入小微融資服務各環節中,通過數字化改造業務流程,推動金融行業向科技普惠金融演變。
陸金所控股的技術支持大幅提升線下咨詢的服務質效。通過人工智能熱圖提供潛在小微客戶的區域,幫助高效觸達客戶、預測客戶產生資金需求的時間、促進咨詢顧問與客戶持續互動,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旗下的小微融資服務機構平安普惠建立起創新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渠道,每年可以觸達上千萬小微企業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咨詢服務。
之所以陸金所控股成效顯著,主要因為解決了風控這一核心問題。
陸金所控股在超過17年完整信貸周期數據基礎上開發的“人+企”立體智能風控模型,建立前沿的大數據分析和AI技術,將小微企業主個人信用、企業的多種信息維度納入模型,每個借款人包含7000多個預測變量、1063個關鍵變量。陸金所控股全國各地的咨詢顧問收集當地市場的第一手資料,向風控模型導入區域數據,為各地區小微企業主量身定制風險管理策略,幫助全面挖掘小微信用價值。
同時,陸金所控股通過全面升級重構風控決策引擎項目“雅努斯”,通過數字化建設風控體系,實現“決策迭代更敏捷”“引擎賦能更強勁”“客戶體驗更流暢”三大目標,其管理效率提升近5倍、響應速度提升約6倍、處理能力提升超15倍。
科技驅動、創新服務,以陸金所控股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正在不斷發揮人工智能應用優勢,成為一支暢通金融血脈,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激發小微經濟活力的輕騎兵。在提升小微融資服務質量的同時,陸金所控股市占率有望持續提升,迎來長效增長,業績釋放、估值提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