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10月25日,作為自動駕駛服務商的文遠知行(WeRide Inc.)在納斯達克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WRD”,發行價為15.5美元/每份美國存托股票(ADSs)。IPO首日,文遠知行的股價一度漲至19.8美元/股,沖高之后開始回落。
文遠知行方面表示,假設首次公開募股的承銷商充分行使選擇權,其將發行共計約890.38萬份美國存托股票。公開募股的總收益加上3.2億美元的同步私募配售,該公司的募資金額預計將達到4.585億美元。
但文遠知行此前提交的初步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計劃發售645.2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預計最初的每股ADS公眾發行價將在15.50美元至18.50美元之間。
也就是說,文遠知行實際上是以發行價的下限進行發售。但對比來看,文遠知行增加了發售股份數量。盡管達成上市目標,文遠知行的市值也并未明顯提升,反而“倒車”至兩年前的水平。
除此之外,文遠知行未能成型的商業化路徑,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營收規模初顯,輕資產服務主導
招股書信息顯示,文遠知行成立于2017年,以WeRide One自動駕駛通用技術平臺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從L2到L4的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旨在滿足從城市環境到高速公路的廣泛場景交通需求。
截至目前,文遠知行已形成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自動駕駛貨運車(Robovan)、自動駕駛環巴車(Robosweeper)、高階智能駕駛(Advanced Driving Solution)五大產品矩陣,對外提供多種智駕解決方案。
文遠知行的核心業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銷售產品,包括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小巴等L4級自動駕駛汽車,以及相關傳感器套件;另一部分則是提供服務,包括L4自動駕駛和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研發服務。
按照業務類目劃分可知,文遠知行的銷售收入已由2021年的1.02億元降至2023年的5419.0萬元,占比由73.5%縮減至13.5%;其服務收入占比則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收入占比已達到86%,經營重心變更明顯。
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文遠知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8億元、5.28億元、4.02億元和1.50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顯然,在自動駕駛賽道耕耘多年的文遠知行,正在朝著商業化路徑不斷進發。
二、持續燒錢虧損,現金流尚可“兜底”
但需要指出的是,文遠知行目前暫未實現盈利。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分別錄得凈虧損10.07億元、12.98億元、19.49億元和8.82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超50億元。
持續的大額研發投入,是導致文遠知行深陷虧損的主要因素。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43億元、7.59億元、10.58億元和5.17億元,分別占其同期營收的320.7%、143.8%、285.5%和344.1%。
不過,自動駕駛行業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現階段大部分企業都處在“虧損燒錢”階段。而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文遠知行2021年至2023年的經調整凈虧損總額約為13.28億元,資源利用率在同類企業中排名前列。
文遠知行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主要通過歷史股權融資活動為其經營和投資活動提供資金。截至報告期各期末,文遠知行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分別為27.26億元、22.34億元、16.61億元和18.29億元。
截至2023年末,文遠知行的現金、定期存款、理財投資總額約42億元。按照該公司的經調整凈虧損規模測算,該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尚能支撐其正常運營數年時間。
但在未能實現自我造血的前提下,上市募資仍是文遠知行的不二之選。
三、市值明顯回退,融資難填補漏洞
上市首日,文遠知行的股價一路上行,最高大漲27.74%至19.8美元/股,并兩度觸發熔斷。截至當日收盤,該公司報收16.55美元/股,漲幅6.77%,總市值約為44.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0億元)。
但拉長時間線后不難發現,文遠知行的總市值實際有所下跌。自2017年成立以來,文遠知行共獲得十輪融資,累計金額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投資方中不乏英偉達、啟明創投、IDG資本等。
早在2022年D輪融資完成后,獲得4億美元融資的文遠知行投后估值便達到了44億美元。次年,國開金融、賽領資本又向文遠知行注資1億美元,D+輪融資后文遠知行的投后估值進一步提升至51億美元。
對比可知,文遠知行的IPO市值則為42.47億美元,已經下滑到了2022年的水平,而相較2023年已縮水約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相比之下,同處自動駕駛賽道的地平線(HK:09660)前不久在港交所上市,總市值卻明顯高于文遠知行。
對于此次赴美上市,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表示,“成功上市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新起點,文遠知行將繼續堅持技術創新,把安全、舒適、便捷的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帶給更多國家和地區用戶。”
盡管文遠知行透露,其目標是在2024年和2025年初實現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但就現階段的發展態勢而言,該公司的商業模式尚未經過驗證,對規模化道路的驗證與探索便將成為消耗文遠知行資本底座的“吞金獸”。
更為現實的是,智能駕駛市場的外部投資環境也趨于冷靜,據時代周報不完全統計,2022年自動駕駛相關投資事件為128起,而2021年為144起;累計披露金額近200億元,僅為2021年932億元的約四分之一。
內卷加劇、競爭白熱化的市場,為文遠知行敲響了商業化閉環的警鐘。在可預見的未來,該公司的經營規模、業績成長性、財務健康度、技術發展力都將受到資本市場的長期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