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愛奇藝(NASDAQ:IQ)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愛奇藝實現總收入71.9億元,環比增長9%;Non-GAAP運營利潤達4.6億元,實現了13%的環比增幅。
但是與上一年度同期對比來看,愛奇藝在今年一季度所取得的業績卻難露喜色。其中,在收入增長、會員服務和廣告業務等關鍵領域遭遇到了一定挑戰,營收下降約9%。同時,凈利潤降幅超過50%。

反應到資本市場上,投資者似乎對該份財報也表達了較為悲觀的看法,就在愛奇藝披露一季報后,其股價連續兩個工作日應聲而跌,讓原本就萎靡不振的股價繼續走低。截至2025年5月28日收盤,愛奇藝的股價報收1.62美元/股。
在2024年全年股價下跌58%的基礎上,進入2025年,愛奇藝股價又累計下跌約18%。相比高峰值的46.23美元,跌幅更是高達96%。當下,愛奇藝的市值僅約16億美元。
我們不禁好奇,目前愛奇藝到底怎么了?這家老牌長視頻平臺還能重返往日榮光嗎?
一、短劇沖擊下,愛奇藝業績承壓
過去一年,顛覆傳統敘事邏輯的短劇,猶如一匹黑馬在文娛行業中異軍突起,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嚴重沖擊著愛奇藝所擅長的長劇領域。
何出此言?先來看幾組數據。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僅為3.68億元,而到2023年,這一數字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飆升至 373.9億元,短短兩年間增長了10倍之多,進入到2024年,短劇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市場規模達到了505億元。
此外,據ataEye研究院發布《2024年微短劇行業白皮書》顯示,預計2025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超過680億元,2027年將突破1000億元。

事實上,微短劇之所以呈井噴式增長,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短平快,“爽”字當頭的特性,極大程度上迎合了當下消費用戶需求。比如,2024年春節期間爆款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就與此前婆媳神劇反復鋪墊矛盾沖突完全不同,該劇將所有情緒鋪墊全省略,女主角火力全開,誰也不慣著,主打一個“爽”字當頭。
正是由于該特性的加持,短劇的受眾群體規模得到大幅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微短劇用戶規模達6.62 億人,網民使用率為59.7%。從2019年到2024年,短劇用戶規模一路高歌猛進,實現了數倍增長。各大短視頻平臺成為短劇內容的主要供給陣地,短劇供給量占整體市場七成以上。
顯然,用戶注意力持續碎片化對像愛奇藝這樣的長視頻平臺影響尤為顯著,形成了多方面的沖擊。
首當其沖的便是業績層面上,2025年第一季度,愛奇藝總營收為71.86億元,同比下滑9.35%;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1.82億元,同比下降72.21%;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歸屬于愛奇藝的凈利潤為3.04億元,同比下降約64%。
其次則是在用戶分流上,短劇以高密度敘事結構和即時滿足特性重塑娛樂消費格局,精準切入Z世代及效率導向型受眾的媒介使用偏好。這類用戶群體原本是作為愛奇藝的核心受眾基礎,而如今正被短平快的短劇內容生態所虹吸,形成對傳統影視消費場景的替代效應。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短視頻平臺用戶使用時長占比持續增長,而長視頻平臺的用戶使用時長占比則有所下降,愛奇藝的用戶時長被短劇大量分流。
用戶無形被分流出去,從而進一步對占據愛奇藝營收“大頭”的會員服務收入增長形成掣肘。根據一季報數據,今年一季度其會員服務收入43.99億元,同比下降 8.33%,所占當期總營收的比重達61.21%,季報稱主要是由于內容上線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產生的影響。
與此同時,在數字廣告資源爭奪戰中,短視頻平臺的短劇內容生態正對愛奇藝形成結構性沖擊。伴隨短劇受眾規模的指數級擴張及其商業潛能的持續釋放,廣告主預算分配呈現顯著遷移趨勢,品牌方普遍將短劇視為精準觸達年輕消費群體的戰略要地,其廣告承載形態已突破傳統桎梏,衍生出場景化植入、品牌定制番外篇、沉浸式互動廣告等創新模式。這種內容營銷的范式升級,直接導致像愛奇藝這樣專注長視頻平臺在線上廣告市場面臨較大壓力,最終在財報端呈現為廣告收入承壓縮減。
這一點,我們也能從愛奇藝此次一季報財務數據中得到印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愛奇藝實現在線廣告服務收入13.28億元,同比下降10.41%,主要是因為品牌廣告業務的減少,以及在較小程度上基于效果廣告業務的減少。
此外,進一步拆解收入結構,除了以上占據營收半壁江山的會員服務收入和在線廣告服務收入增長不及預期外,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內容分發收入也下降的較為明顯,同比下降32.25%至6.29億元,該公司稱主要是由于與電視劇相關的內容發行收入減少,以及在較小程度上投資的影院電影發行收入減少所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某些業務線的增長驅動,愛奇藝其他收入達8.31億元,同比增長15.65%。

二、降本增效持續深入,會員漲價下用戶月活數遭同行“超車”
從行業視角觀察,國內長視頻賽道已陷入結構性盈利困境。在頭部陣營中,除背靠湖南廣電系背景的芒果TV依托體制內資源優勢實現盈利突圍外,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組成的"愛優騰"陣營均面臨長期穩定盈利挑戰。
歷年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2022年,愛奇藝累計歸母凈虧損超365億元,分別虧損了37.37億元、91.1億元、103.23億元、70.38億元、61.7億元和1.36億元。
但到了2023年,風向變了,愛奇藝開始盈利了,當年所取得的歸母凈利潤高達19.25億元,一時間讓同行艷羨不已,只不過到了2024年,其盈利情況讓人倍感意外的大跌,歸母凈利潤同比暴降60.32%至7.64億元。

再回到今年一季度,雖然愛奇藝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高達72.21%,但與此前持續虧損相比起碼實現了1.82億元盈利,而這也主要是由于愛奇藝主動對業務收縮并嚴格控制內容成本“降本增效”所帶來的結果。今年一季報數據顯示,其內容成本當季支出37.9億元,同比下滑7%。
而拉長周期來看,愛奇藝對內容成本的控制非常強勢,2018-2024年,其內容成本分別為210.61億元、222億元、209億元、207億元、165億元、162億元及157.1億元。也就是說,近七年時間,愛奇藝對內容成本直接砍掉了近54個億。

只不過,縮減內容成本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在增厚利潤空間的同時,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內容豐富性降低。對于這個問題,愛奇藝此前曾解釋稱,減少數量是為了提高質量,因為長視頻平臺本質上,還是內容平臺。內容平臺,還是要看內容的。
事實也的確如此,愛奇藝在制作爆款內容方面,確實有一定水平。愛奇藝一季報指出,根據云合數據,愛奇藝當季長劇集總市占率繼續保持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TOP20劇集中,愛奇藝播放份額占比38%。與此同時,在愛奇藝站內熱度方面,迷霧劇場《漂白》熱度值破萬,《無憂渡》《白月梵星》等劇集熱度值均突破9600。
然而,一個比較割裂的點在于,雖然愛奇藝爆款內容頻出,但似乎用戶對此買單的情緒并不高漲。據QuestMobile統計,2025年3月,騰訊視頻月活達3.7億,超過愛奇藝的3.65億。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發布的今年一季報透露,騰訊視頻日均付費會員數達到了1.17億,而愛奇藝卻自去年一季度起便不再公布具體會員數,而是把使用月度平均單會員收入(ARM)作為重要指標,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數同比減少約7%,ARM值降至15.3元,這一數值2023年為15.98元。可是到了最新今年一季度財報中,愛奇藝卻沒有披露ARM數據。
深究其中也不難發現,愛奇藝用戶月活數遭遇同行反超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當屬于其在用戶較為反感的調高會員價格上絲毫不手軟。
要知道從2020年開始,愛奇藝會員價格已經“三連漲”,2023年雖然未直接提高會員價格,但其通過限制投屏、推出付費超前點播等方式,變相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今年上半年,愛奇藝再次調整會員價格:黃金VIP連續包月?會員價格由22元漲至25元,漲幅14%;?黃金VIP連續包年?會員費用由218元漲至238元,漲幅9%;普通月卡漲幅更是高達20%。
三、拿起戰略轉型“三板長斧”,愛奇藝取得一定成效
亦或是意識到種種問題所在,今年以來愛奇藝也在做出很積極的改變,主要涉及到以下三大戰略層面。
第一,積極擁抱短劇,以期達到長短協同發展效應。在微劇領域,愛奇藝有著清晰的定位與規劃,主站App以收費微劇為主,極速版主推免費微劇。龔宇在愛奇藝大會上對微短劇發展方向做了定義,將微劇作為長視頻內容之外的增量業務,且聚焦精品化,微劇方面持續投入。僅春節期間,愛奇藝更是大手筆一次性上線28部短劇,《家里家外》、《請君入我懷》、《炙愛難逃》等精品微劇迅速躥紅,打響了口碑。
愛奇藝財報數據顯示,愛奇藝極速版APP內,微劇重度用戶增長3倍,極速版日均播放UV(獨立訪客)位列第一。

第二,加大AI數字化創新技術投入與應用,提高用戶滿意度與粘性。據悉,在AI技術商業化落地層面,愛奇藝率先構建了智能內容生產體系,其研發推出的“35分鐘精編版”,功能通過多模態AI算法對影視素材進行語義級解析,并結合用戶畫像系統構建的觀影偏好模型,實現劇情精華片段的智能提取與動態重組,形成符合個體化消費習慣的精編版本。該技術突破有效降低了用戶長視頻內容的觀看門檻。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快節奏的觀看需求,愛奇藝還推出了“跳看”功能,用戶只需通過垂直滑動操作即可觸發基于時空圖譜的劇情跳轉,而這些特定劇情點均由深度學習模型根據視頻內容特征(如場景轉換、角色情緒峰值)及用戶歷史行為數據(如快進熱點、重看頻次)動態生成,實現了內容供給與用戶需求的精準匹配。
第三,繼續向海外市場發力,通過持續輸出爆款內容來形成海內海外齊發力優勢互補局面。這樣的戰略打法的確也是富有成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國際版收入同比增長超30%,廣告收入同比增長40%,日均會員數創歷史新高,而且海外劇集自制內容也表現較為亮眼,在今年一季度海外市場最受歡迎的大陸劇Top10榜單中,愛奇藝自制劇占4席,其中《愛你》收入創國際版現偶大陸劇集歷史新高。
對此,在一季報財務電話會議上,愛奇藝管理層對未來3年內海外業務的運營進行了預期展望:“除了最近同增速度較快外,海外業務的一大收獲是,公司摸清楚了哪些區域什么內容有助于增加收入,并且知道了這些內容的獲取方式;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每個區域做市場的高效方式,包括內容宣傳的方式、做用戶增長的方式。總體來講,中國內容在海外業務中價值占比超過了50%,另外50%是當地內容。從現在數據來看,中國內容在海外業務中的價值占比在逐步提高,這對愛奇藝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總的來看,愛奇藝目前遇到的挑戰有不少,但同時也在尋找破局之道中迎來了新發展機遇,接下來就看其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揚長避短,最終實現逆境突圍和業績長久穩健增長,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