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芯股份”或“武漢新芯”)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新芯股份計劃募資48億元,將用于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三期項目、特色技術迭代及研發配套項目。
新芯股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是一家半導體特色工藝晶圓代工企業,聚焦于特色存儲、數?;旌虾腿S集成等業務領域,可提供基于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各類半導體產品晶圓代工。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新芯股份成立于2006年4月,前身為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84.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孫鵬,主要股東包括長江存儲、光谷半導體、光創芯智等。
據貝多財經了解,新芯股份為紫光集團(已更名為“新紫光集團”,通過長江存儲)旗下公司之一,定位為一家集成電路研發與制造企業。此前,長江存儲為新芯股份的全資股東,于2023年3月將所持新芯股份100%股權以零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長控集團。
更早之前,新芯股份的前身武漢新芯由湖北省和武漢市進軍集成電路制造領域所成立,曾由中芯國際代管。2016年7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科投、紫光集團等出資,在武漢新芯的基礎上設立了長江存儲。
在長江存儲成立后,武漢新芯將是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趙偉國任長江存儲董事長,丁文武和楊道虹任副董事長,王繼增任監事長,楊士寧任總經理。其中,趙偉國為紫光集團原董事長。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光創芯智、光谷半導體、武漢芯盛、武創星輝等合計30名投資人分批次與新芯股份、長控集團簽署相關協議,向新芯股份增資約51.55億元,對應1.9115元/注冊資本。
變更完成后,長控集團對新芯股份的持股比例為68.19%,光創芯智、光谷半導體均分別持股4.44%,武漢芯盛持股3.52%,武創星輝持股2.65%,長投基金持股2.22%,交銀投資、建信投資、工融基金、中網投均分別持股1.23%,其他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1%。
貝多財經發現,新芯股份的收入持續增長,但凈利潤規模卻在2023年有所下滑,相對減少超過四成。具體而言,該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分別為31.38億元、35.07億元、38.15億元和9.13億元。
同期,新芯股份的凈利潤分別為6.39億元、7.17億元、3.94億元和1486.64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5.40億元、6.69億元、3.73億元和1381.49萬元。另在2023年度,新芯股份還進行了現金分紅5億元,遠遠超過同期的凈利潤規模。
過去數年,新芯股份的管理層多次發生變動。其中,原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長江存儲代行董事長高啟全曾出任武漢新芯CEO一職。彼時,孫鵬為武漢新芯副總裁。2019年8月,原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孫世偉接任高啟全任武漢新芯總經理兼CEO。
此前,原紫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趙偉國曾表示,“孫世偉在半導體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工廠建設管理經驗和出色的產業洞察力,他出任總經理兼CEO,必將帶領武漢新芯把握難得的產業機遇,推動業務發展更進一步?!?/p>
但在2022年,孫世偉則從新芯股份離職。而后,孫鵬則于2022年出任新芯股份總經理、董事職務。同年12月,原中芯國際首席營運長官、武漢新芯首席執行官、長江存儲首席執行官楊士寧則出任新芯股份董事長職務,兼任長控集團副董事長。
值與之對應的是,新芯股份在招股書中披露了最近兩年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最近兩年內的變動情況。其中,孫鵬于2022年7月任該公司總經理,劉宗華為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
2024年3月,新芯股份董事會批準聘任孫鵬為該公司總經理,周俊為該公司副總經理,湯海燕為該公司董事會秘書。其中,孫鵬未變化,周俊為內部培養,董事會秘書為優化公司治理增設職位。
2024年5月,新芯股份董事會批準聘任王寧為該公司副總經理,湯海燕為該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相比之下,劉宗華則不再是該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原因是工作調動,但仍在該公司財務處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