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巍華新材”,SH:603310)開啟申購,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上市,巍華新材的發行價為17.39元/股,新股發行數量為8634.00萬股,募資總額約為16.68億元,募資凈額約為14.12億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巍華新材于2022年6月預披露招股書,并于2022年11月進行了更新。全面注冊制實施后,該公司于2023年3月平移遞交招股書,原計劃募資21.68億元,中信建投證券為其保薦人。
2023年6月14日,巍華新材曾迎來一次上會,但卻被暫緩審議。2023年8月14日,巍華新材再次上會并順利通過。而今,巍華新材最終的募資總額約為16.68億元,相較此前規劃減少了5億元。
此前招股書顯示,巍華新材原計劃將募資所得的14.11億元用于建設含氟新材料及新型功能化學品和企業研究院項目,2.57億元用于年產5000噸鄰氯氯芐等系列產品項目外,另外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而據招股意向書披露,巍華新材刪掉了“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在此背后,是巍華新材多次大手筆分紅。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分別進行現金分紅5925萬元、7252萬元和9712.50萬元,分別占其凈利潤的13.7%、11.7%和19.4%。
據此計算,巍華新材在過去三年累計分紅超過2億元。對于此類行為,前不久發布的“國九條”指出,將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其中強調,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全面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同時,證監會于今年3月15日公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也明確,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就股權結構來看,瀛華控股直接持有巍華新材51.03%的股份,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其中,吳順華通過瀛華控股控制該公司51.03%的股份表決權,且吳順華直接持有該公司2.70%的股份。
同時,吳順華之子吳江偉直接持股2.89%,吳順華配偶、吳江偉之母親金茶仙直接持股1.16%。據招股書披露,上述三人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吳江偉、吳順華合計控制該公司57.78%的表決權,為巍華新材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吳順華姐妹之子、吳江偉之表兄張俊榮持有巍華新材0.39%的股份,金茶仙之弟金友洪持股0.19%,吳順華之弟吳滿華等其他親屬也在股東之列。也就是說,巍華新材的2億元現金分紅,多數流入了吳順華家族的口袋。
據介紹,巍華新材2013年設立時,吳順華擔任該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吳江偉擔任董事、總經理。2016年10月,吳江偉改任為該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吳順華改任董事。
不過,巍華新材并未認定金茶仙等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對此,該公司方面解釋稱,根據金茶仙填寫的調查表及巍華化工確認,金茶仙文化程度相對較低,日常居家負責家務,未參與巍華化工經營管理。
另外,吳江偉在《關于公司管理安排的協議》簽署后,一直行使金茶仙委托的巍華化工對巍華新材的表決權,并實際影響巍華新材的生產經營。經確認,吳江偉切實行使金茶仙委托的表決權。
招股書顯示,巍華新材2020年至2022年的的收入分別為10.63億元、14.24億元和17.76億元,復合年增長率29.24%;凈利潤分別為1.70億元、4.31億元和6.2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90.52%。
而在2023年,巍華新材的業績則扭轉直下。根據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23年的收入約為14.86億元,同比下降16.34%;凈利潤4.99億元,同比下降19.82%。2024年第一季度,巍華新材的營收、凈利潤依然保持下滑態勢。
具體而言,巍華新材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約為3.10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4.61億元下降32.65%;凈利潤為9088.17萬元,同比下降47.90%;扣非后凈利潤為8860.49萬元,同比下降46.59%。
同時,巍華新材預計其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為6.30億元至7.10億元,同比下降28.07%至18.94%;凈利潤為1.83億元至2.16億元,同比下降44.43%至34.40%;扣非后凈利潤1.79億元至2.09億元,同比下降44.72%至35.44%。
對于此次上市,巍華新材方面表示,該公司將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將產品鏈延伸至含氯含氟高級中間體和含氟原藥,產品的附加值將進一步提高,進而可鞏固公司在含氯含氟精細化學品領域的優勢地位。
同時,伴隨公司業務規模及利潤水平提升,全體新老股東可共享企業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