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監會披露《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2024年7月12日—2024年7月18日)》。信息顯示,證監會國際司共對3家企業出具補充材料要求,涉及綠茶餐廳(綠茶集團)、廣州星夢、圣貝拉等。
關于綠茶餐廳,證監會主要關注了該公司的股權架構、股東情況、股權激勵、大額分紅,以及合規經營等問題。據貝多財經了解,綠茶餐廳早在2021年3月就提交了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至今未能成行。
另在2022年3月,綠茶餐廳曾通過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招股書。值得一提的是,綠茶餐廳曾在招股書中將“流動負債總額”錯寫成“流動資產總額”,而本該為負的流動資產凈額也因未打括號而“由負轉正”,出現了信息披露不審慎的情形。
直至2024年6月,綠茶餐廳又一次遞交招股書,再次沖刺港交所主板上市,花旗和招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7月3日,綠茶餐廳發布公告,進一步委任廣發證券、國元證券為其整體協調人。
據招股書介紹,綠茶集團是一家休閑中式餐飲運營商,其前身可追溯到創始人王勤松夫婦于2004年創辦的綠茶青年旅舍。2008年,王勤松夫婦在杭州西子湖畔開設第一家融合菜餐飲店“綠茶餐廳”,主打人均消費60元至80元的高性價比餐飲服務。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綠茶餐廳的收入分別約為22.93億元、23.75億元和35.89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1.14億元、1657.9萬元和2.9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約為1.38億元、2521.6萬元和3.03億元。
不難發現,綠茶餐廳的營收增長在2022年基本停滯,而2023年則有了明顯的復蘇。與之對應的是,該公司的凈利潤規模也在2022年大幅縮水。但在2023年度,綠茶餐廳從增長的困境中暫時“脫身”。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茶餐廳共擁有餐廳382家。同時,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分別開設112家、150家、200家和213家新餐廳,并著重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擴張。
不過,綠茶餐廳的翻臺率卻不理想。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該公司的整體翻臺率分別為3.23次/天、2.81次/天和3.30次/天。其中,翻臺率指的是一定時間內餐桌被重復使用的頻率,是衡量餐飲門店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
此前,綠茶餐廳創始人王勤松曾公開表示,綠茶餐廳4次/天的翻臺率是保本,也是大眾餐飲的一道門檻。另據媒體報道,綠茶餐廳2014年的翻臺率高達6-8次/天,在其大本營杭州更是高達12-14次/天。
而無論綠茶餐廳(綠茶集團)的業績表現如何,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勤松、路長梅夫婦都已經獲得了巨額分紅。2023年5月,綠茶餐廳宣派股息3.5億元,惠及股東Time Sonic、Partners Gourmet及Longjing Memory Limited等。
據招股書披露,王勤松、路長梅夫婦通過家族信托等通過Time Sonic間接持有綠茶餐廳約65.8%的股份。同時,合眾集團旗下基金Partners Gourmet持股28.2%。其中,王勤松為綠茶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路長梅為非執行董事,二人獲得分紅約2.3億元。
關于股東,證監會要求綠茶餐廳說明:實際控制人王勤松、路長梅所涉外匯管理違規事項的具體情況、處罰處理情況等,并說明是否會對本次發行上市造成實質性障礙;家族信托通過多層架構持有發行人(即“綠茶餐廳”)股份的原因及合理性。
同時,要求綠茶餐廳2017年5月發行人配發優先股定價不一致的原因,以及Time Sonic向Partners Gourmet轉讓發行人股權的定價依據及稅費繳納情況等;通過協議控制杭州綠茶、武漢江南綠茶、北京綠茶的原因、合理性及合規性,是否實質搭建了協議控制架構等。
關于大額分紅,證監會要求綠茶餐廳說明分紅金額和內部決策程序履行情況、稅費繳納情況等,說明實施現金分紅的合理性及合規性,以及大額現金分紅的情況下實施本次融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