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口腔護理服務商薇美姿實業(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薇美姿”)成立十周年,該公司宣布其將在品牌戰略上進行重大升級,并分別為旗下品牌舒客、舒客寶貝聘請新任代言人,注入發展活力。
誠然,能夠在眾多口腔護理品牌中突出重圍,殺入行業頭部的薇美姿有其獨特的經營路徑。但占領行業高地的同時,薇美姿失敗的上市經歷將其規模效應背后的營銷成本高、研發投入低的軟肋顯露無疑。
此外,屢屢對簿公堂的股東,以及司法凍結頻發的股權,也昭示著投資者們對薇美姿信心的下挫。若想再度沖擊上市,薇美姿前方亟待填平的鴻溝不少。
一、營銷破開市場,蠶食盈利空間
公開信息顯示,薇美姿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通過一站式和多元化的產品供應改善消費者的口腔健康衛生,現已覆蓋成人基礎口腔護理、兒童基礎口腔護理、電動口腔護理和專業口腔護理四大口腔護理產品類別。
薇美姿旗下最廣為人知的品牌,當屬舒客(Saky)。舒客品牌由王梓權、曹瑞安孵化于2006年,彼時的薇美姿還是一家名叫GWPC的公司,但舒客已早早地將口腔預防、口腔護理和口腔治療緊密結合,迅速在市場中打響名號。
此后,薇美姿又將目光投向兒童清潔,推出子品牌舒客寶貝(SakyKids),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經過數年布局,走向成熟的薇美姿于2022年年初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沖擊“港股國貨牙膏第一股”之位。
之所以能夠在高手林立的清潔護理賽道中脫穎而出,薇美姿的營銷路徑功不可沒。在招股書中,薇美姿將自身的線上運營模式定位為“3D模式”,即高度重視消費者的評價及反饋,并在社交平臺上與關鍵意見領袖建立廣泛合作。
要想深化這一營銷邏輯,薇美姿的銷售開支自然居高不下。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前三季度,薇美姿的收入分別為16.62億元、16.16億元和12.30億元,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7.34億元、6.31億元和5.08億元,占比高達四成。
大額的成本支出吞噬了薇美姿的經營效益,其同期內的凈利潤分別為5049.4萬元、2.11億元和-4.94億元,一度出現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該公司的經調整凈利潤為4819.3萬元、1.52億元和1.29億元,規模依舊不及營收端。
二、曾陷版權爭議,研發成色不足
不同于高調的營銷打法,薇美姿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堪稱吝嗇。該公司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540.4萬元、2740.3萬元和1188.3萬元,研發費用率僅為1.53%、1.70%和0.97%,且并未詳細披露開支流向,僅將其簡單歸納在行政開支中。
薇美姿引以為傲的研發成果,在用戶端的口碑也參差不齊。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關鍵詞“舒客saky”有關的投訴帖近160條,問題包括但不限于口腔護理產品質量不佳、牙膏發現異物、沖牙器存在火災隱患等。
此前還有消費者向媒體反映,稱自身使用舒客品牌美牙貼后出現牙齦萎縮、牙齒敏感癥狀。另在2023年的一款兒童牙膏測評中,舒客寶貝被檢測出產品中的糖精鈉含量高達1.71 g/kg,甚至高于普通食用果醬。
不僅如此,薇美姿旗下的“舒客”商標名還曾存在知識產權爭議。該公司于2016年完成對“舒客”的防御性商標注冊,但因品牌名稱與“童話大王”鄭淵潔筆下的《舒客和貝塔》小說主人公名字同音同字,而遭到公開維權申訴。
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薇美姿注冊的第17195498號“舒克”商標無效,但第9303795號“舒客+”勝訴,得以被保留下來。然而薇美姿方面并不滿意此次判決,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告到了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這場有關“撞名”的申訴持續了整整三年,為徹底掃清上市障礙,薇美姿于2021年9月主動提交撤訴書,并宣布與鄭淵潔達成授權合作,鄭淵潔授權薇美姿使用“舒克貝塔”品名,推廣各類兒童口腔護理產品。
但可惜的是,即便已經為上市做足了準備,薇美姿的IPO申請沒能等到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消息,上市計劃也就此陷入停滯。相比之下,與薇美姿同期遞表的冷酸靈母公司登康口腔已于2023年4月登陸深交所,股票代碼為“001328”。
三、股東變現“出逃”,大供應商“救火”
實際上,野心勃勃的薇美姿曾在2016年與Oceanview Express、蘇州鐘鼎等A輪、B輪投資者簽署對賭協議。協議書中提到,若薇美姿未能在2020年之前實現上市,投資者有權要求薇美姿及創始人贖回全部或部分投資。
結果顯而易見,薇美姿的上市計劃未能實現,而Oceanview Express、蘇州鐘鼎與寧波鐘鼎也先后向王梓權、曹瑞安、余立濤提起仲裁程序,三人持有的共計36.55%的薇美姿股權被凍結,直至2021年三人進行股權回購得以解除。
在這之后,薇美姿的不少股東也相繼將手中的股權變現,先是崔毅、黃曉霞、劉水和傅湘濤相繼將持有的部分或全部股權,以約2.10億元的價格轉讓出售,A輪投資者中的北京翰盈、君聯茂林、百利宏也紛紛減持。
而上述股權轉讓中,一家名為“珠海沄舒”的公司屢次出現在受讓人名單中。天眼查信息顯示,珠海沄舒背后的大股東正是與薇美姿處于同一賽道的倍加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H:603059,下稱“倍加潔”)。
倍加潔是薇美姿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二者于2015年開始合作。薇美姿方面表示,其通過ODM代工模式安排,向倍加潔采購手動牙刷、牙線棒和牙膏。換句話說,倍加潔是薇美姿的代工廠之一,且二者構成關聯交易。
據招股書披露,薇美姿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前三季度來自倍加潔的采購金額分別為5071.4萬元、4682.8萬元和3157.6萬元,分別占采購總額的6.8%、7.9%和7.3%,雖然采購金額有所下降,但倍加潔已成為其第二大供應商。
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倍加潔共持有薇美姿15.78%的股權。隨后,該公司又于2023年2月以4.7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薇美姿16.49%的股權,共計持股32.165%,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本輪股權轉讓過后,薇美姿的市場估值約為28.55億元。
四、市值明顯下挫,高管股權凍結
2024年5月,倍加潔子公司南京沄潔又參與了薇美姿1.59%股權的網絡競拍。由于只有南京沄潔一家公司報名,其最終以起拍價 2531.47 萬元競得了后者 1.59% 股權。本次競拍后,倍加潔合計持有的薇美姿股權比例增至 33.8612%。
按照價格與持股比例進行折算,薇美姿如今的市場估值約為15.92億元,較一年前的28.55億元已接近膝斬。另根據拍賣網數據,按照收益法評估測算,薇美姿全部股東權益的評估值為22.74億元,總市值亦有所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倍加潔本次競得的股權,正是兩個月前薇美姿股東之一陳子紅被凍結的178.6萬元股權數額。薇美姿曾在招股書中表示,目前已無法與陳子紅取得聯系”,陳子紅本人更是身負47條失信被執行人記錄。
貝多財經發現,薇美姿的其他股東也正處于股權被凍結的泥潭中。根據倍加潔2023年財報,蘭馨亞洲已向薇美姿創始股東及薇美姿發出《回購通知》,要求創始股東和薇美姿回購蘭馨亞洲持有的公司全部14.2761%股份。
2024年開年,蘭馨亞洲就上述合同糾紛仲裁案,向深圳國際仲裁院提交申請,要求相關方支付回購價款等。一個月后,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申請人王梓權、曹瑞安、余立濤及薇美姿名下合計6.30億元的財產。
其中,薇美姿股東王梓權和曹瑞安持有的1752.81萬元、1671.64萬元股權數額,在兩天內相繼被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此外,余立濤也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180.20萬元股權數額。
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薇美姿如今的市場吸引力與感召力已大不如前。而在口腔護理市場步入新增長空間,各大品牌推陳出新、爭取更多市場份額的當下,留給薇美姿的窗口期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