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江蘇新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揚股份”)及其保薦人國金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新揚股份于2023年5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9.5億元,將用于飛機機體結構及相關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天線罩及相關功能性復合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導彈核心復合材料結構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新揚股份成立于2002年6月,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前身為揚州新揚電力器材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442.2864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俊,股東包括李俊、李林等。
據招股書介紹,新揚股份致力于航空、航天、電子、船舶等領域軍事裝備部件和系統的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主要為大型載人特種飛機、大型固定翼無人機、戰斗機、導彈、固體燃料運載火箭、雷達、無人艇等裝備提供關鍵部件配套和系統集成。
新揚股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聚焦軍事裝備行業前沿的技術需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度參與軍工科研項目,下游客戶主要為航空工業、航天科工、中國電科、中國航發、中國船舶等大型軍工集團和中石油等大型石油企業。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新揚股份的營收分別為2.91億元、5.39億元和6.6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58.20萬元、5399.39萬元和6380.34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157.68萬元、4970.87萬元和6079.14萬元。
按業務結構來看,新揚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航空產品、航天產品,油田管道業務也貢獻了不少。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油田管道業務收入分別約為1.13億元、1.90億元和2.12億元,占比分別約為38.92%、35.34%和32.06%。
新揚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航空航天業務與油氣管道業務板塊。報告期內,航空航天相關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7.51%、57.63%和65.62%,毛利額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重分別為64.38%、66.27%和68.41%,逐年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新揚股份還有部分收入來自境外。報告期內,該公司環氧玻璃鋼管道業務收入主要集中于中東地區,境外收入金額分別約為9609.23萬元、1.84億元和2.05億元,境外收入占比例分別為33.01%、34.17%和31.06%,占比較高。
本次上市前,新揚股份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李俊、李林,二人為兄弟關系。據招股書披露,李俊、李林合計可支配該公司48.87%股份的表決權。其中,李俊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林為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李俊直接持股24.03%,通過新揚鼎輝、新揚航新、新揚瑞泰分別間接控制1.29%、1.19%、1.19%;李林直接持股19.36%。同時,李俊之子李邦旭、李林之子李邦耀分別直接持股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