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東實汽車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實股份”)撤回上市申請文件,保薦人國新證券撤銷保薦。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東實股份于2023年5月遞交招股書,原計劃募資17.98億元,將用于超高強鋼熱成型生產線擴能建設項目、內高壓成型生產線建設項目、輕量化底盤部件產品擴產項目、汽車安全系統產品擴產項目、研發試驗中心建設項目等。
天眼查App顯示,東實股份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為東風實業有限公司,股東包括A股上市公司天汽模(SZ:002510)等,東風汽車也是其間接股東。目前,東實股份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羅元紅。
據招股書介紹,中國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公司前身)于1969年誕生于湖北省十堰市后,其下屬專業廠紛紛創辦集體企業吸納二汽職工家屬就業。東實股份的前身——十堰實業于1991年6月設立,作為東風公司廠辦大集體企業的歸口管理單位。
2001年6月,十堰實業作為主要股東出資設立東實有限。2017年,十堰實業以東實有限為主體實施廠辦大集體企業改制;2022年4月18日,東實有限整體變更設立為股份公司,形成了“東實股份”。
東實股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是同時為商用車和乘用車進行大規模配套的汽車零部件專業生產廠商。圍繞汽車車身、底盤、動力等三大系統,東實股份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產業鏈較為完整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并擁有一批專精特新的汽車零部件產品。
招股書顯示,在乘用車領域,東實股份的產品包括熱成型產品和制動踏板等;在商用車領域,該公司的產品包括保險杠總成、貯氣系統總成、動力總成懸置、發動機缸墊、高壓油管等。
此外,東實股份還與汽車零部件企業成立東風李爾、東風康明斯排放等合營公司,為整車廠商提供汽車座椅、發動機排放處理系統等產品。其中,東風李爾具備年產300余萬套座椅的生產能力。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東實股份的營收分別為41.80億元、39.64億元、32.58億元和17.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2億元、2.93億元、2.18億元和1.3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14億元、2.45億元、1.59億元和1.07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東實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汽車零部件、工裝等。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汽車零部件收入分別為40.34億元、38.74億元、30.16億元和16.80億元,分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7.69%、98.59%、93.71%和96.25%。
值得一提的是,東實股份的客戶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各期,該公司對前五大客戶(同一控制合并口徑下)銷售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32%、79.20%、69.18%和71.10%,公司客戶較為集中,主要客戶對該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據招股書披露,東實股份的主要客戶包括東風汽車集團、神龍汽車、東風本田等。報告期內,東實股份來自東風汽車集團的收入分別為26.94億元、23.00億元、15.17億元和8.85億元,占比分別為65.24%、58.55%、47.14%和50.72%。
值得一提的是,東實股份曾多次大額分紅。招股書顯示,東實股份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分別進行現金分紅1.0億元、1.8億元、1.8億元和1.2億元,其中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均超過同期的扣非后凈利潤規模。
對于此類“突擊”分紅行為,前不久發布的“國九條”指出,將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其中強調,加強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全面完善減持規則體系,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
同時,證監會于今年3月15日公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也明確,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本次上市前,東實股份無實際控制人。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德盛16號為該公司控股股東,持有東實股份60.00%股權。同時,天汽模持股25.00%,十堰產投(SS)持股10.30%,十堰實業持股4.70%。
東實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德盛16號系合伙企業型員工持股平臺,單一最終持有比例低,且不存在單一或多個主體能夠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實際支配德盛16號權力機構行為的情形,控股股東德盛16號無實際控制人,進而導致該公司無實際控制人。
目前,羅元紅為東實股份董事長。此前,羅元紅曾任東風公司鍛造廠辦公室主任,十堰實業辦公室主任,以及東實有限黨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等職。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羅元紅曾掛職十堰市副市長,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任東風公司總經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