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披露的信息顯示,喬鋒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鋒智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注冊申請獲得同意。目前,喬鋒智能的IPO狀態已更新為“注冊生效”。
據貝多財經了解,喬鋒智能于2022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喬鋒智能計劃募資13.55億元,將用于數控裝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安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天眼查App顯示,喬鋒智能成立2009年5月,前身為東莞市喬鋒機械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9057萬元,法定代表人為蔣修華,股東包括蔣修華、王海燕等。
據招股書介紹,喬鋒智能是一家專業從事數控機床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喬鋒智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制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高、智能化的國產現代化“工業母機”,為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提供更高品質的數控機床設備。
目前,喬鋒智能的產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等品類八十多種中高檔機型,應用于通用設備、消費電子、汽摩配件、模具、工程機械、軍工、能源、醫療器械、航空航天、5G通訊等行業。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喬鋒智能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3.10億元、15.48億元和14.54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2.35億元、1.93億元和1.70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2.25億元、1.85億元和1.60億元。
不難看出,喬鋒智能的收入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其中2022年度同比增長22.04%。而在2023年,該公司的收入則略有下降。此外,該公司的凈利潤規模自2021年達到頂峰,而后連續兩年下滑。
與之對應的是,喬鋒智能的毛利率也在持續下滑。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89%、29.04%和28.99%。其中,2022年度的毛利率較2021年度下降主要系定價調整和自2021年下半年鑄件采購價格上漲所致。
據此前招股書披露,喬鋒智能2019年、2020年的收入分別約為4.56億元、7.67億元,亦是快速增長。同期,該公司的凈利潤規模分別為5954.73萬元、1.2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334.41萬元、1.20億元。
招股書顯示,喬鋒智能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和臥式加工中心等產品的銷售。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自立式加工中心收入分別為10.37億元、11.99億元和11.38億元,占比分別為82.95%、78.55%和79.96%,為喬鋒智能的核心收入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委現場曾關注喬鋒智能的財務內控規范問題。根據申報材料,該公司2019年、2020年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分別為3069.00萬元、1,763.98萬元,系實際控制人之一王海燕控制的個人卡收支事項形成。
對此,要求喬鋒智能說明上述事項形成的具體原因,是否存在資金占用情形;說明是否存在資金體外循環形成銷售回款、承擔成本費用的情形;說明是否已完善并有效執行相關內部控制制度。
關于銷售服務商合規問題,要求喬鋒智能結合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說明其采用直銷為主銷售模式的原因及合理性;說明部分銷售服務商設立時間較短就成為前十大銷售服務商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本次上市前,蔣修華、王海燕夫婦為喬鋒智能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其中,蔣修華和王海燕分別直接持有該公司53.00%和35.33%的股份,二人合計控制該公司88.33%的股份表決權。
此外,蔣修華分別通過南京喬融和南京喬澤間接持有喬鋒智能0.04%和0.04%的股份;王海燕分別通過南京喬融和南京喬澤間接持有該公司0.78%和0.71%的股份。其中,蔣修華為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海燕為行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