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07.SH,下稱“光峰科技”)對外公布了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的經營“成績單”。
透視財報不難看出,雖然光峰科技在降低成本、提振銷售等層面下足了功夫,但受制于市場需求式微的大環境,該公司終究未能成為行業中逆勢增長的“奇跡”,營收與利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
而從產品輻射基本面的角度切入可知,光峰科技在車載光學創新領域的研發成果有了跨越式進展。不僅斬獲多個前裝開發定點通知書,該公司的首個定點車型也于2024年面世,有效提振了新一年的業績表現。
業務新陣地的拓展,疊加智能投影市場或將回暖的利好趨勢,光峰科技的未來發展依舊看點十足。
一、市場需求疲軟,降本難換增效
公開信息顯示,光峰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擁有核心器件研發制造能力的激光顯示科技企業。該公司首創ALPD激光顯示技術,成為激光顯示行業的主流技術路線,子公司峰米科技的家用投影品牌“小明投影”頗受消費者青睞。
過去一年,光峰科技的表現卻談不上優秀。2023年,該公司的收入為22.13億元,較2022年的25.41億元下降12.90%,其中,主營業務“核心器件業務及整機”的收入規模同比下滑12.99%。
與之對應的是,光峰科技2023年的營業成本明顯減少,由2022年的17.12億元降低17.52%至14.12億元,其中,核心器件與整機業務成本降低19.17%至12.36億元,助推該產品類目的毛利率同比提升4.7個百分點。
貝多財經發現,光峰科技2023年的毛利率雖增長3.58個百分點至36.22%,但歸母凈利潤卻較較2022年下降13.61%至1.03億元;扣非后凈利潤4166.45萬元,較2022年的6632.15萬元下降37.18%。
換而言之,光峰科技2023年的營收與利潤均出現了“雙位數”下降。而對于難言合格的業績表現,光峰科技在財報中解釋稱,該公司受消費電子市場的短期波動影響,家用核心器件業務及C端產品收入有所下降。
事實上,在走過“宅經濟”帶來的顯性流量井噴期后,中國智能投影消費趨于冷靜。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家用智能投影零售量規模為612萬臺,同比下降20.3%;零售額規模為104.6億元,同比下降33.2%。
光峰科技,并非行業紅利漸退后唯一的市場“裸泳者”。有著“投影儀第一股”稱號的極米科技(688696.SH)2023年實現營收35.57億元,同比下降15.77%;歸母凈利潤1.21億元,同比下降75.97%。
不僅如此,極米科技2023年的毛利率也下滑至31.25%。
二、持續研發投入,營銷居高不下
抓住市場活性與消費心智,是光峰科技在新的一年打贏業績“翻身仗”的重要因素。而身處“以技術論英雄”的智能投影賽道,科技含量的多寡與專利價值的高低,則是決定企業能否長期留在競爭牌桌上的核心要義。
光峰科技持續在技術研發層面進行加碼,2023年的研發投入為2.81億元,較2022年提升7.18%;研發費用率也由2022年的10.31%增至2023年的12.69%,同比增長2.38個百分點,研發團隊進一步擴充至428人,占總員工的30.16%。
2023年,光峰科技新增專利申請及授權共計425個,其中發明專利115個,占比27.06%。截至2023年末,其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及授權專利共2862項,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授權專利2091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081項。
據2023年財報披露,光峰科技率先在家用領域實現ALPD?5.0超級全色激光技術產品化,并研發出兩款高性能、低成本、長續航的DLP微光機。此外,該公司的微納光學技術,在波導設計工具與波導模板工藝上也取得階段性進展。
基于在投影、算法等領域的經驗積累,光峰科技將人工智能與投影技術有機結合,持續推進感知、渲染、AI三大算法核心模塊的研發及應用。不過,該公司在算法系統方面的研發成果均未達到量產階段,何時實現規模化落地暫時是未知數。
相比之下,極米科技2023年的研發投入為3.81億元,總費用比光峰科技高近1億元,但研發費用率僅為10.72%。此外,極米科技截至同期的專利總數為1011項,其中發明專利322項,亦遠不及光峰科技。
但進入2024年后,光峰科技的研發費用卻出現了明顯回落,由2023年第一季度的6343.49萬元驟降至5402.24萬元,降幅為14.84%,研發費用率亦減少1.68個百分點至12.14%。
而身處互聯網時代,以科技作為競爭底座的智能投影賽道,也難逃流量效應的裹挾。即便光峰科技有意控制市場推廣環節的支出,該公司2023年的銷售費用仍高達3.01億元,是其歸母凈利潤的近3倍,無形中拉高了自身的獲客成本。
三、錨定車載光學,技術成果顯著
隨著汽車智能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承載著人、車、環境交互窗口作用的車載顯示產品,以及搭載各種創新、智能功能的智能座艙,正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競爭要點,為激光投影賽道提供了擴寬業務邊界的可能性。
乘著智能浪潮,光峰科技不斷積蓄能量,助力車載核心器件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該公司2023年新增車載光學技術相關授權及申請專利數量105項,同比增長29.63%;截至年末,其車載相關累計授權及申請專利數量為209項,同比增長41.22%。
在2023年1月舉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寶馬發布全球首臺搭載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的概念車“Dee”。其中,可在側車窗表面進行內投外顯、內投內顯兩種使用功能的四車窗融合顯示技術模組,正是光峰科技的手筆。
光峰科技“車規級巨幕投影”解決方案搭載的首個定點車型——問界M9于2023年12月正式落地,并于次年3月進入密集量產交付階段。受益于此,該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的車載光學業務收入為4802.68萬元,實現從零到一的突破。
隨著新業務進入業績釋放期,“士別三月”的光峰科技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待的答卷。該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收入同比降低3.04%至4.4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454.33萬元,同增226.21%,扣非歸母凈利潤亦扭虧為盈至62.29萬元。
對此,光峰科技在季報中稱,是因影院、車載光學等業務穩健向好發展。同時,該公司還進行了費用支出的優化及控制,期間費用同比下降20.60%,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貝多財經了解到,極米科技也在2023年財報中多次強調投影技術在車載領域的可行性。極米科技正積極拓展智能座艙、智能大燈、HUD(抬頭顯示)三大領域,并設立車載產品線事業部,推進與國內外整車廠商及車載產業上下游合作。
但極米科技的車載技術尚未落地,在該領域暫且落后于光峰科技。此外,就極米科技2024年一季報而言,該公司營收同比下滑6.59%至8.25億元,歸母凈利潤大幅收窄72.57%至1431.91萬元,最新業績表現同樣不及后者。
而在更為廣闊的家用顯示產品領域,海信視像(600060.SH)已切入車載激光顯示賽道。該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激光全息AR-HUD樣機、車內全場景激光投影顯示樣機開發,并在2024年的CES、AWE等電子產品展覽會上予以展出。
截至目前,圍繞車載業務已獲6個前裝定點的光峰科技,無疑具備先發優勢。但無論是以技術與口碑夯實全新增長極,還是深度挖掘車載光學在智能顯示領域的敘事空間,光峰科技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