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廣州廣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合科技”,SZ:001389)啟動申購,將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上市,廣合科技的發行價為17.43元/股,首次公開發行423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7.37億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廣合科技于2022年7月預披露招股書,并在2023年1月預披露更新。全面注冊制實施后,廣合科技于2023年2月28日平移至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遞交招股書,并于7月6日過會。
據招股書披露,廣合科技原計劃募資9.18億元。其中,6.68億元將用于黃石廣合精密電路有限公司廣合電路多高層精密線路板項目一期第二階段工程,另外2.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民生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天眼查App顯示,廣合科技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肖紅星,股東包括臻蘊投資、長江創投、國投創業基金、粵科金融、深圳高新投等。
據招股書介紹,廣合科技的主營業務是印制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廣合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印制電路板產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應用市場,應用于服務器、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安防電子、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
據介紹,廣合科技的客戶可分為電子產品制造商、PCB企業、貿易商三類。根據客戶類型和境內外市場的特點,該公司主要采用直銷的銷售模式,產品直接銷售至境內外電子產品制造商。公司通過PCB企業、貿易商進行銷售作為補充。
目前,廣合科技的主要客戶包括DELL(戴爾)、浪潮信息、Foxconn(鴻海精密)、QuantaComputer(廣達電腦)、Jabil(捷普)、Cal-Comp(泰金寶)、海康威視、Inventec(英業達)、Honeywell(霍尼韋爾)、HP(惠普)、Celestica(天弘)、Flex(偉創力)等。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廣合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6.11億元、20.76億元、24.12億元和11.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01億元、2.80億元和1.5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20億元、7649.20萬元、2.80億元和1.87億元。
目前,廣合科技生產的PCB主要應用于服務器、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安防電子、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其中服務器領域占比較高。報告期內,該公司服務器領域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5.87%、69.39%、71.98%和70.44%。
其中,服務器用PCB產品的收入占比約七成,是廣合科技產品最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若其不能緊跟PCB市場未來發展方向,或存在技術研發失敗、技術未能實現產業化的情形,將可能對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整體而言,廣合科技基本處于滿產狀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由于黃石廣合新工廠尚處在產能爬坡期,導致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剔除黃石廣合影響后,報告期內,該公司產能利用率為92.28%、97.26%、90.23%和85.21%,保持在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廣合科技還存在客戶集中高的風險。報告期,該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57%、70.53%、67.50%和65.04%,客戶相對集中,主要客戶包括戴爾、浪潮信息、鴻海精密等。
貝多財經了解到,鴻海精密于2020年為廣合科技的第一大客戶,貢獻占比為20.26%。而在2021年,戴爾取代鴻海精密,晉升為廣合科技的單一大客戶,并在2022年度以及2023年上半年維持了領先地位,鴻海精密則為其第二客戶。
另據招股書披露,廣合科技的營業收入約為26.78億元,較2022年的24.12億元增長11.02%;凈利潤4.15億元,較2022年的2.80億元增長48.29%;扣非后凈利潤4.35億元,較2022年的2.80億元增長55.40%。
本次上市前,廣合科技的控股股東為臻蘊投資,持有該公司45.04%的股份,廣生投資、廣財投資分別持有該公司7.59%、7.59%的股份。其中,肖紅星、劉錦嬋通過臻蘊投資、廣生投資、廣財投資間接控制廣合科技60.21%的股份表決權,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同時,廣諧投資持股11.38%,長江創投持股3.77%,國投創業基金持股2.54%,粵科振粵持股2.28%,招贏科創持股2.22%,麗金投資持股2.05%,人才基金持股2.02%,新余森澤持股1.84%,紅土君晟持股1.61%,粵科汕華(SS)持股1.52%。
另外,高新投創投(SS)持股1.39%,黃石國資(SS)持股0.98%,寶創共贏、紫宸創投分別持股0.91%,廣開智行持股0.86%,則凱投資持股0.76%,怡化融鈞、廈門金圓均分別持股0.51%,致遠一期持股0.47%,深創投集團(CS)持股0.39%。
目前,肖紅星為廣合科技董事長,劉錦嬋為該公司董事,曾紅為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