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廣西北部灣陸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陸海新能”)撤回上市申請文件,保薦人華泰聯合證券撤銷保薦。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陸海新能于2023年9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募資16億元,將用于覃塘大嶺風電場、興賓橋鞏風電場一期項目、良慶那馬風電場、良慶河陽山風電場等。
天眼查信息顯示,陸海新能的前稱為廣西西江集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黃錫斌,股東包括黃錫斌、西江開發投資、西江創投、天津長城基金等。
據招股書介紹,陸海新能的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主要產品為電力。陸海新能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深耕于廣西區域,致力于助力廣西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以及區域經濟綠色發展。
截至2023年3月31日,陸海新能已投產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裝機規模為104.04萬千瓦。截至本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已儲備130萬千瓦風力發電、30萬千瓦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建設指標。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陸海新能的營收分別為9.09億元、8.90億元、9.27億元和1.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4億元、2.87億元、2.98億元和-1040.1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88億元、2.73億元、2.85億元和-740.07萬元。
貝多財經發現,陸海新能的主要產品為電力,主營業務收入均來自電力銷售,包括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水力發電收入分別為7.38億元、6.85億元、7.08億元和8281.78萬元,占比分別為81.14%、76.96%、76.48%和67.26%。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3年3月31日,陸海新能控股已投產裝機容量為104.04萬千瓦,其中,水力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70.8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3.19萬千瓦,裝機規模與發電量在廣西區內均位于行業前列。
目前,陸海新能已取得了裝機規模13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項目與3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指標。據介紹,該公司正積極推進相關前期工作,確保相關項目早日并網投產、進一步完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布局。
本次上市前,陸海新能的控股股東為西江集團,直接持有該公司34,681.32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86.70%。同時,西江集團通過其下屬全資孫公司北港創投持有持股12.99%。據此,西江集團合計持有該公司99.69%的股份。
據招股書介紹,西江集團系北港集團全資子公司,北港集團通過西江集團合計控制陸海新能99.69%的股權。其中,廣西國資委直接持有北港集團100%股權,為陸海新能的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