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四川科瑞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瑞德”或“科瑞德制藥”)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保薦人廣發證券撤銷保薦。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科瑞德于2022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本次沖刺上市,科瑞德原計劃募資7.45億元,將用于生產基地(制劑)建設項目、研發管線平臺項目、營銷網絡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就在2024年1月,科瑞德還更新了一版招股書(申報稿),對2023年前三季度的業績進行了補充披露,并進一步說明了2023年、2024年的業績增長風險,對毛利率下滑風險進行了提示。
天眼查信息顯示,科瑞德成立于2000年4月,,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是一家以從事醫藥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3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陳剛,股東包括科瑞德管理、瀘州云志、陳剛等。
據招股書介紹,科瑞德是一家專注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集化學原料藥、化學制劑和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綜合診療方案提供商。科瑞德在招股書中稱,其專注于為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產品。
目前,科瑞德擁有19個藥品生產批件、13個原料藥登記號、5個醫療器械注冊證及18個圍繞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主要在研項目,包括7種改良型新藥和11種高端仿制藥,涵蓋焦慮障礙、癲癇癥、肌松鎮痛、抑郁障礙、多動癥、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癥等。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科瑞德的營收分別為5.57億元、6.88億元、9.08億元和5.6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7億元、1.48億元、2.09億元和1.2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12億元、1.38億元、1.95億元和1.23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科瑞德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化學藥制劑的銷售收入。報告期內,該公司銷售的主要產品為枸櫞酸坦度螺酮膠囊、注射用丙戊酸鈉及鹽酸替扎尼定片,合計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8.76%、99.46%、94.89%和87.05%。
報告期內,科瑞德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93.01%、93.13%、92.89%及92.76%,保持在較高水平。科瑞德在招股書中稱,按照其現有主要產品構成,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將面臨一定的下降風險。
另外,根據科瑞德對2023年及2024年收入的模擬測算,其2023年丙戊酸鈉品種(含凍干粉針劑、水針劑以及2023年新上市的口服溶液劑)的整體銷售額可能由2022年的2.78億元降至2023年的1.3億元至1.4億元,2024年可能降至1000萬元。
同時,假如枸櫞酸坦度螺酮品種被納入國家集采,集采預計最早將于2024年三季度正式執行。根據科瑞德對2024年收入的模擬測算,其2024年枸櫞酸坦度螺酮品種(含膠囊劑、片劑)的整體銷售額可能由2022年的4.40億元將至2024年的3.7億元至3.8億元。
科瑞德在招股書中表示,盡管鹽酸替扎尼定片、米庫氯銨注射液、鹽酸米那普侖片等產品銷售額的快速增長以及鹽酸哌羅匹隆片等在研產品的陸續上市有望一定程度上填補其業績,但該公司收入及利潤仍有可能因前述產品的集采風險而發生一定下滑。
本次上市前,科瑞德管理持股53.76%,瀘州云志持股11.55%,OrbiMed Asia(奧博資本)持股10.34%,天峰聚義持股4.94%,段繼東、天峰雅泉均分別持股3.64%,天峰啟航持股2.62%,夏軍持股2.04%,天峰揚帆持股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