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林證券(SZ:002945)披露2023年度業績預告。報告顯示,華林證券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2億元至2.18億元,較2022年下降53%至6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52億元至1.98億元,同比下降53.94%至64.72%。
貝多財經了解到,這并非華林證券首次出現業績下滑的情形,于2022年就開始顯現。根據華林證券2022年年報,該公司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98億元,同比增加0.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5億元,同比下降3.94%。
2023年初,華林證券的收入、利潤則開始雙雙下滑。根據此前財報數據,華林證券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為2.43億元,同比減少25.95%;歸母凈利潤下降57.59%至6289.49萬元,扣非后凈利潤下降58.35%至6100.76萬元。
對比來看,43家上市券商中僅有華林證券和中銀證券2家券商的營收同比減少。其中,中銀證券2023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2.18%。特別說明的是,華林證券為唯一一家利潤下滑的券商。
就2023年上半年來說,43家上市券商的業績整體呈增長態勢,并未有機構出現虧損。但也有不少券商機構的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包括國泰君安、中信建設、紅塔證券、華林證券等。
其中,華林證券的降幅最為明顯。2023年上半年,華林證券的收入約為4.70億元,同比減少30.47%;凈利潤為1.03億元,同比減少64.04%。就業績而言,華林證券的營收、凈利潤規模在43家中排在最后一名。
除華林證券以外,紅塔證券(SH:601236)、太平洋證券(SH:601099,簡稱“太平洋”)、首創證券(SH:601136)等3家機構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也低于10億元,分別為7.80億元、7.49億元和8.50億元,分別同比變動-30.47%、-12.27%和12.08%。
特別說明的是,紅塔證券披露的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該公司預計其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3.12億元,與2022年相比增加2.74億元,同比增長710.57%;預計扣非后凈利潤3.00億元,同比增長3761.11%。
作為對比,紅塔證券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為3852.5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775.88萬元。相比之下,太平洋證券預計其2023年度的歸母凈利潤約為1.80億元至2.70億元,扣非后凈利潤1.75億元至2.62億元,同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回到華林證券身上,該公司預計其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1.72億元至2.18億元,較2022年的4.65億元下降53%至63%;扣非后凈利潤為1.52億元至1.98億元,同比下降53.94%至64.72%。
華林證券方面解釋稱,2023年度,A股市場整體震蕩波動,行業結構分化明顯,該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同時,市場交投活躍度下滑,IPO及再融資階段性收緊,綜合導致其營業收入同比下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同比下降。
在公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的同時,華林證券還披露了一則處罰信息。根據公告,證監會西藏監管局對該公司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經查,華林證券的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存在個別資管產品投資最終投資者的關聯債券,具有通道業務特征;二是投資標的、交易對手備選庫管理不完善;三是交易系統風控指標設置存在缺陷;四是非標投資存續期管理存在不足;五是信息披露存在遺漏;六是關聯交易管控機制不健全;七是人員及薪酬管理機制不健全。
值得一提的是,華林證券曾于2021年11月聘任趙衛星作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CEO)。此前,趙衛星曾擔任網商銀行執行副行長、新網銀行行長、小米金融副總裁、天星數科副總裁等職務。
2021年11月26日,華林證券曾發布公告稱,韋洪波因個人原因向該公司董事會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申請辭去首席執行官兼執委會主任委員職務。同時,華林證券董事會聘任趙衛星出任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委會主任委員。
而在2023年10月11日,華林證券則發布公告稱,趙衛星申請辭去該公司董事、執委會主任委員兼首席執行官職務。同時,關曉斌申請辭去該公司執委會委員、財務總監兼首席風險官職務。
辭職后,趙衛星、關曉斌將不再在華林證券及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華林證券在公告中表示,趙衛星、關曉斌未持有該公司股份。此外,趙衛星、關曉斌均已確認,其與該公司董事會并無意見分歧,亦無其他因辭職而需知會股東及債權人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