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冪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冪源科技”)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匯豐和中金公司為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冪源科技主要設計、制造及銷售電動汽車的定制電池系統,其次為儲能解決方案及電池管理系統。冪源科技在招股書稱,其動力電池系統是為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及其他汽車,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及混合動力的各種應用定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2年出貨量計算,冪源科技是中國乘用純電動汽車(或BEV)的第三大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市場份額為9.6%;在乘用純電動汽車市場中,按出貨量計算,冪源科技是中國A00級乘用純電動汽車的最大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冪源科技的電池系統已為中國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包括2022年中國約十分之一的純電動汽車和超過三分之一的A00級乘用純電動汽車。
而貝多財經了解,中創新航(HK:03931)的招股書同樣援引了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于2021年,中國前十大動力電池制造商裝機量占全國總裝機量的92.4%,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位列前三,分別為52.1%、16.2%和5.9%。
冪源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持續受益于中國日益普及的電動汽車市場,同時在中國以外地區找到增長潛力龐大的市場。特別是,該公司的業務已擴展至印度及美國的非乘用純電動汽車(如公共汽車及卡車)、專用車輛、工程機械及海上應用。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純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的出貨量計算,2022年中國市場總規模為5131千件,前五大供應商占47.6%的市場份額。于2022年,冪源科技以490千件出貨量及9.6%的市場份額位列市場第三。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冪源科技的營收分別為10.15億元、25.67億元和55.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894.3萬元、-6591.6萬元和1.08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6530.5萬元、-4341.3萬元和1.29億元,于2021年實現扭虧為盈。
但貝多財經發現,冪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則有所下滑,還錄得了一定的虧損。招股書顯示,冪源科技2023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1.22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24.35億元下降53.93%;凈虧損為3773.萬元,2022年同期的凈利潤為3.26億元。
2023年上半年,冪源科技的經調整利潤為1209.9萬元,2022年同期的經調整凈利潤為4238.6萬元。而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冪源科技2020年度至2023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693.5萬元、3650.3萬元、1.94億元和4941.6萬元。
不過,冪源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提出的調整后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可能無法與其他公司呈現的類似項目計量相比較,并稱使用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作為分析工具存在局限性。
特別說明的是,冪源科技的毛利率整體呈上漲態勢。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毛利分別為7253.1萬元、2.33億元、4.57億元和1.9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7.1%、9.1%、8.2%和17.2%,主要是毛利率較高的無需采購電芯的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收入貢獻增加。
招股書顯示,冪源科技的多數收入來自需要采購電芯的動力電池系統。報告期內,該部分收入分別為9.48億元、22.22億元、44.81億元和7.40億元,占比分別為93.5%、86.6%、80.4%和66.1%。
報告期內,冪源科技的無需采購電芯的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82.4萬元、3.03億元、10.66億元和3.49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1.0%、11.8%、19.1%和31.1%。不難看出,該部分收入已經成為冪源科技新的業績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冪源科技對主要客戶及主要供應商均存在較強的依賴性。報告期內,該公司前五大客戶合共分別占總收入的94.4%、96.4%、97.4%和90.6%。其中,最大客戶分別占總收入的54.2%、47.6%、46.0%和35.5%。
報告期內,冪源科技的前五大供應商(均為獨立第三方)合共分別占采購總額的68.6%、60.7%、66.9%和52.5%。其中,該公司最大供應商分別占採購總額的32.2%、26.9%、24.8%和24.0%。若失去主要客戶及主要供應商的支持,冪源科技的業績勢必進一步下降。
另外,冪源科技還存在數十億元的負債。截至2023年6月30日,冪源科技的負債總額約為25.95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為30.60億元,相對減少約5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冪源科技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為5.84億元。
成立至今,冪源科技已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KPCB China(凱鵬華盈)、名信中國成長基金、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三星風投、軟銀中國資本、毅達資本、TotalEnergies、上汽集團、NXP等。
據招股書披露,冪源科技于2010年獲得A輪100萬美元融資,2011年獲得B輪505.8萬美元融資,2012年獲得C輪1094萬美元融資,2014年獲得C1輪156.5萬美元融資,2015年獲得1200萬美元D輪融資,2017年獲得3709.4萬美元E輪融資。
2021年12月,冪源科技獲得7787.3萬美元F輪融資,每股成本為1.77美元,對應的估值為6.92億美元。同期,軟銀中國資本董事總經理John M.Guo斥資47.6萬美元參與對冪源科技的投資,成本為1.77億美元,估值則變成了6.98億美元。
另在2019年5月,冪源科技因轉換欠付EASE Fortune的貸款而獲得3500萬美元融資。與之對應的是,EASE Fortune得到了冪源科技35萬股普通股,成為該公司的股東,每股成本為1美元。
本次上市前,KPCB China通過Power Sino Development Limited持股27.52%,Mahayana持股13.10%,周鵬持股9.55%,王揚持股0.75%,冪源科技非執行董事汝林琪的配偶Simon Meng通過Sky Green Enterprises Limited持股0.29%,朱家駿通過Starlite持股3.36%。
同時,14名現任及前員工及員工信托持股10.99%,其他上市前投資者持股34.43%。其中,王恩強通過天地人和基金持股7.85%,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通過Chin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uada International持股2.63%,軟銀中國通過SBCVC Fund V Pte持股4.37%。
目前,周鵬為冪源科技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王揚為執行董事、聯席主席兼聯席總裁,Paul Maynard Beach III為聯席主席,梁英杰為首席財務官(CFO),勞力為首席技術官(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