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河北晶禾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禾電子”)和其保薦人民生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了對晶禾電子發行上市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晶禾電子于2021年12月27日遞交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期間,晶禾電子曾在2022年6月更新一版招股書,還曾多次被中止審核,主要是“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另因相關證券服務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中止。
本次沖刺上市,晶禾電子原計劃募資4.5億元,其中,2.03億元將用于北斗抗干擾天線產業化建設項目,5572.28萬元用于北斗行業終端產品產業化建設項目,9219.65萬元用于通信與導航研發中心項目,另外9893.18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介紹,晶禾電子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衛星導航相關系列產品及微波通信相關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營業務產品及服務圍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開展,配套服務于各類裝備及平臺的定位、導航、通信及其抗干擾應用。
晶禾電子在招股書中稱,其深耕衛星導航抗干擾類技術、衛星導航射頻應用相關技術、微波通信應用相關技術應用領域多年,堅持研發投入,在衛星導航抗干擾類技術、衛星導航射頻應用相關技術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晶禾電子的營收分別為9443.63萬元、1.31億元和1.7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18.06萬元、4101.28萬元和6095.32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260.55萬元、4010.46萬元和5726.66萬元。
報告期內,晶禾電子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4.42%、59.31%和59.32%。晶禾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主營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受到產品結構、生產規模、產品價格、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以及行業環境變化等綜合因素影響。
目前,軍品收入占到晶禾電子營業收入的95%以上。晶禾電子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現有技術基礎具備向衛星導航、微波通訊相關的民品市場發展的技術實力,并已經實現了民航大飛機、北斗氣象應用終端等民品訂單的收入。
按收入結構來看,晶禾電子的收入主要來自衛星導航產品。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衛星導航產品收入分別約為8050.30萬元、1.22億元和1.6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96%、93.98%和93.39%。
本次上市前,晶禾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為成傳湘、張彥玲,二人為夫妻關系,其中成傳湘直接持股20.80%,張彥玲直接持股6.60%。據招股書披露,成傳湘、張彥玲及其一致行動人實際控制晶禾電子80%股份表決權。
此外,梁廣軍持股15.60%,史劍鋒持股15.40%,燕官鋒持股15.20%,科潤杰持股10.00%,精創活源持股為6.40%,海寧海睿持股4.75%,海寧德晟持股3.80%,湖州軍強持股1.45%,其中梁廣軍、史劍鋒、燕官鋒為成傳湘和張彥玲的一致行動人。
目前,成傳湘為晶禾電子董事長,梁廣軍為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史劍鋒為董事、副總經理,燕官鋒為董事、技術總監,張彥玲為董事、基建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