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廣東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泉新材”,SZ:301489)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本次上市,思泉新材的發行價為41.66元/股,發行數量為1442.0334萬股,募資總額約6.01億元,募資凈額約5.33億元。
上市首日,思泉新材的開盤價為71.00元/股,較IPO發行價上漲70.43%,盤中一度漲至80.88元/股。截至收盤,思泉新材的股價報收70.1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68.39%,總市值約為40.46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思泉新材是一家以熱管理材料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致力于提高電子電氣產品的穩定性及可靠性,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熱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納米防護材料等。
思泉新材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是國內專注于電子電氣功能性材料領域的企業。報告期內,該公司主要銷售的產品為人工合成石墨散熱膜、人工合成石墨散熱片等熱管理材料,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應用領域。
據介紹,思泉新材獲得了行業內主流客戶的認可。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小米、vivo、三星、谷歌、ABB、偉創力、比亞迪、富士康、華星光電、深天馬、聞泰通訊、華勤通訊、龍旗電子等的合格供應商。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思泉新材的營收分別為2.95億元、4.49億元和4.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69.52萬元、5812.81萬元和5847.7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132.97萬元、5448.18萬元和5156.76萬元。
報告期內,思泉新材的人工合成石墨散熱材料(包括人工合成石墨散熱片和人工合成石墨散熱膜)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41%、90.60%和81.72%,占比較高,人工合成石墨散熱材料系該公司收入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思泉新材的毛利率呈連續下滑態勢。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4.67%、27.61%和25.82%。思泉新材在招股書中稱,其主要產品人工合成石墨散熱材料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該領域競爭逐漸加劇,毛利率在2021年快速下滑。
據招股書介紹,思泉新材的下游客戶主要為消費電子產品終端品牌廠商或其組裝廠、零部件生產商等。報告期內,該公司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9.69%、32.95%和27.62%,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具有一定的客戶集中風險。
同樣的,思泉新材的主要原材料——PI膜的供應商較為集中,主要包括SKPI、達邁科技、金響國際(采購韓國SKPI的PI膜)、瑞華泰、中天電子和時代新材,2022年向前述供應商采購PI膜合計占PI膜采購總額的比例超過90%,存在核心原材料采購較為集中的風險。
另據招股書披露,思泉新材2023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94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90億元增長2.05%;凈利潤為2386.14萬元,同比增長25.54%;扣非后凈利潤為2345.55萬元,同比增長33.81%。
本次上市前,思泉新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任澤明。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任澤明直接持有該公司10,482,440股,占其總股本的24.23%。同時,任澤明擔任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的眾森投資持有該公司4,668,633股,占其總股本的10.79%。
據此,任澤明直接或間接控制著思泉新材35.02%的表決權股份。因此,任澤明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目前,任澤明也是思泉新材董事長、總經理。此外,思泉新材董事、副總經理廖驍飛持股14.44%,董事、副總經理吳攀持股11.85%。
機構方面,富海新材持股7.86%,上海東熙持股3.76%,鵬欣資源持股3.59%,深圳信永泰持股3.07%,畢方一號持股2.31%,深信華遠持股2.10%,上海小橡持股2.08%,聞勤華御、南山基金均分別持股1.93%,蘇州華業持股1.48%,長沙華業持股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