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9月23日,祝語未來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祝語未來科技”)以“祝語情感智腦,為AI注入靈魂”的一周年慶暨首個情感生成式大模型上線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活動現場,祝語未來科技宣布其研發的情感生成式大模型“AEGMV(Artificial Emotion Generated Motion and Voice)”正式發布上線,這也是國內現存AI模型中較為少見的,以“智能情感交互”為原理的生成式大模型。
一、聚焦少數,提供情感陪伴
祝語未來科技創始人李林蔚在會上表示,未來AI情感大模型的發展將會為客戶服務、文娛、教育等眾多領域帶來更加廣泛的應用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理解和回應客戶的情感需求,賦予虛擬人物更加豐富的情感表達。
中國殘疾人普查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孤獨癥患者已超1300萬人,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自閉癥發病率已占各類精神殘疾首位。而根據《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報告,截至2022年底,我國成人抑郁癥總人數達9500萬人。
Precision Reports數據則披露,2023年全球陪伴機器人市場規模預估為920311萬美元,未來5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達到25.68%。
基于社會現狀與市場需求,祝語未來科技接下來的整體戰略運營方向將朝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祝語未來科技將重點聚焦老齡化人群,通過會員制商業化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AI陪伴、助老康養等情感陪伴服務。
另一方面,祝語未來科技計劃將目光投向情緒抑郁人群,為抑郁癥人群提供個性化的AI情感化聊天服務,理解和回應用戶的情感需求,通過人性化的陪伴式溝通緩解患者的情緒和狀態。
二、賦能情感,為AI注入靈魂
會上,祝語未來科技CTO李晉松以“祝語成立-祝語平臺上線-入駐明星過百-情感AI戰略”為邏輯線回顧了該公司一年內的發展歷程,并從技術突破、戰略意義和社會價值三個宏觀維度對新產品進行了展示。
李晉松表示,祝語未來科技通過獨創的三位一體情感生成表達技術AEGMV及智能情感計算能力,賦予AI更加全面的智能情感計算能力與表達能力,從而基于大模型底座實現AI人格化靈魂化特征,為AI注入靈魂。
此外,祝語未來科技首席情感算法專家林本敬也就情感生成式大模型進行了微觀的技術分享與解讀。林本敬表示,大模型不只需要理性,還需要感性,而此次情感大模型的發布亦是祝語未來科技在情感智能領域的重要的技術突破。
具體來看,祝語未來科技的AEGMV情感大模型以通用大模型PsycheGLM作為情感智能技術底座,進行上下文感知、理解情感表達語境,從而識別多層次情感類型,并擁有跨語言的情感理解能力,且預訓練權重可以被微調以適應特定的任務。
其中,心靈魔方基于語言大模型,利用情感驅動技術,推理出具備情感特征的文本、語音、語氣、音調,增強文本對話、語音對話場景下的情感表達能力,可以為tts或chat場景提供情感驅動。
百變星君屬于AEGMV模塊的可視化表達部分,為AI驅動的實體或虛擬體提供表情、動作、姿態,甚至習慣的融合表達模型,接入情感智腦的判斷,實現實時反饋。簡單來說,就是一款情感驅動表情/動作的模型。
據祝語未來科技COO陳秋龍介紹,該公司進行情感生成式大模型精研的初心,就是為更多有情感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目前,情感智能市場仍處于一片藍海,市場需求與當前產業規模、人類對AI情感的需求和當前AI情感能力不足存在巨大的不匹配。面對藍海市場,祝語未來科技將堅持初心,為AI注入靈魂,讓AI為人類帶來精神價值。
未來,祝語未來科技的重點將聚焦于生命健康領域,積極落實重點公益項目,通過情感生成式大模型為情感障礙人群、情感缺失人群提供情感溝通和情感陪伴服務,并不斷探索和開發更多創新形式下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