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洽洽瓜子,似乎不那么“香”了。
8月24日,“堅果炒貨大戶”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SZ:002557,下稱“洽洽食品”)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從財務數據來看,洽洽食品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并不算亮眼,不僅增收不增利,還存在成本上漲、銷量下跌的問題。
透過這份難言合格的財報,洽洽食品這位2011年便登陸市場的“中國炒貨第一股”背后存在的隱憂也逐漸浮出水面。
一、增收不增利,拳頭產品陷困局
財報顯示,洽洽食品于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86億元,同比增長0.28%;凈利潤2.67億元,同比下降23.80%,扣非后凈利潤1.99億元,同比下降26.93%,這也是洽洽食品五年來首次出現中期凈利潤下跌的情況。
對于營收微增、凈利潤雙位數下降的問題,洽洽食品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春節跨期以及公司節前堅果禮盒備貨較謹慎、葵花子原料成本上漲等原因的影響。
進入2023年后,洽洽食品的業績頹勢便有所顯現。該公司于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3.36億元,同比下降6.73%;凈利潤1.78億元,同比下降14.35%,扣非后凈利潤1.42億元,同比下降21.73%,出現營收、利潤雙降的情況。
貝多財經了解到,洽洽食品的主要收入由其“明星產品”葵花子貢獻。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來自葵花子的收入為18.00億元,占比為67.02%;堅果類作為洽洽食品的第二增長曲線,實現營收5.33億元,占比為19.85%。
洽洽食品在財報中表示,其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續聚焦瓜子、堅果業務,全域營銷部門通過品牌流量整合、與品牌用戶建聯溝通以及共創新品等形式,實現了銷售額的較快增長。
但就業績增速來看,洽洽食品的銷售額并非其所言那般樂觀。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來自葵花子的收入較2022年同期收入的18.44億元下降2.38%,不進反退;來自堅果類的食品收入則同比微增1.59%。
得益于薯片產品通過量販零食渠道的滲透和抖音渠道的拓展,洽洽食品的其他產品收入于2023年上半年有持續較好的增長,實現營收3194.7萬元,同比增長27.34%,但該項業務的營收占比僅為1.23%,只能說是鳳毛麟角。
二、增本難增效,毛利率水平承壓
正如洽洽食品在財報中所言,其業績下滑與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密切相關。具體來看,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成本為20.27億元,較2022年同期上漲7.04%,其中尤以直接材料成本的上漲最為顯著。
即便洽洽食品在財報提及,其加大葵花種子聯合研發和推廣合作,持續新品種儲備和試種,推動供應鏈升級,不斷提升運營效率,但該公司的直接材料費用仍由2022年上半年的15.30億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16.51億元,增幅為7.91%。
貝多財經發現,在原材料價格走高的背景下,洽洽食品也未能實現“薄利多銷”。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的銷售量為9.42萬噸,較2022年同期的9.88萬噸下降4.69個百分點;產量為9.05萬噸,同比下降5.60%,產量與銷量均有所下滑。
上下游的雙重夾擊,使得洽洽食品的毛利率承壓。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24.1%,較2022年同期下降7.46個百分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成本飆升、業績下跌也未能阻止洽洽食品停下營銷的腳步。
財報顯示,洽洽食品2023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為2.57億元,同比增長7.91%,甚至超過了其所得凈利潤。其中,五成以上的銷售費用投向了廣告促銷,廣告促銷費也由2022年上半年的1.21億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35億元。
洽洽食品在財報中稱,其與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有鳴、好想來等門店達成了合作,謀求量販零食店這一銷售渠道的拓展,并積極推進會員店、餐飲渠道等渠道的布局,持續開展渠道精耕。
此外,洽洽食品著重進行微.信生態、微.博、小紅.書、抖.音四大社交平臺的用戶連接與服務,通過“洽洽周末集市”“朋友來家做客送葵珍”等圈層話題營銷活動,以社交化內容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傳遞品牌價值。
不難看出,洽洽食品的銷售費用轉化率并不算高,難阻業績下滑。同時,以銷售換增長終難成長久之計,如何在休閑食品行業內卷的當下利用品牌知名度等優勢尋求更廣闊的增量空間,將是市場帶給洽洽食品的一個長期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