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8月8日,上海博迅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迅生物”)將開啟申購,發行價為9.75元/股,發行數量為750.00萬股,募集總額約為7312.50萬元,發行代碼為“889118”。
據貝多財經了解,博迅生物將在北交所上市。若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博迅生物的發行總股數則為862.50萬股,募資總額約為8409.38萬元,但仍略低于此前招股書披露的1.23億元計劃募資金額。
天眼查信息顯示,博迅生物成立于1996年1月,前身為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呂明杰,股東包括呂明杰、張佳俐、呂明媚、呂國華等。
據招股書介紹,博迅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實驗室設備及生命科學儀器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企業,致力于為科研人員提供一站式實驗室溫濕度控制、滅菌及凈化安全解決方案。
據介紹,博迅生物在實驗室設備及生命科學儀器領域深耕超過二十五年,產品運用于醫藥、食品、檢驗檢測、檢驗檢疫、農林牧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等諸多領域,與多個制藥企業、食品企業、科研院所形成了合作關系。
目前,博迅生物已取得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和軟件著作權16項,是行業內率先應用變頻恒溫恒濕控制技術的企業之一,也是產品品類、規格型號較為齊全的生產企業之一。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博迅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40億元、1.59億元和1.4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48.71萬元、2816.13萬元和2641.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985.38萬元、2698.67萬元和2591.70萬元。。
雖然營收有所波動,但博迅生物的毛利水平始終處于平穩上升態勢,分別實現毛利5053.93萬元、6058.38萬元和5764.20萬元,對應的毛利率分別為36.13%、38.00%和40.40%,總體保持穩定,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進入2023年后,博迅生物的業績繼續保持增長。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6715.48萬元,同比增長19.87%;凈利潤為1105.33萬元,同比增長82.27%;扣非后凈利潤為984.08萬元,同比增長58.15%。
按照具體產品劃分,博迅生物的主要產品包括溫濕度控制系列、高壓滅菌系列、凈化安全及其他系列。其中,溫濕度控制系列和高壓滅菌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在穩定在88%以上,是該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博迅生物的溫濕度控制系列產品板塊在2022年出現了顯著下滑,其中銷量從2021年的1.40萬臺減少至2022年的1.15萬臺;貢獻收入也由2021年的8370.89萬元下降至2022年的7433.27萬元,相對降幅為11.20%。
貝多財經發現,博迅生物的研發投入遠低于同行。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90.80萬元、773.36萬元和768.82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2%、4.85%和5.39%,遠低于同行業平均值的10.01%、9.99%和10.46%。
造成該現象的原因主要博迅生物其研發主要圍繞既有產品性能的迭代升級展開,價值體現在整體系統設計環節,自產核心零部件較少,與自產零部件的海爾生物(688139.SH)、海能技術(430476.BJ)、泰林生物(300813.SZ)比存在差距。
此外,博迅生物還存在一定的關聯交易風險。據招股書披露,上海道基是博迅生物2020年至2021年的五大客戶之一,且在2020年以前,上海道基一直系博迅生物的第一大客戶,而上海道基系博迅生物實際控制人近親屬控制的企業。
雖然博迅生物在招股書中稱,其未與上述經銷商發生存在利益輸送風險的事項,且上海道基已于2022年完成注銷。但若其未來未嚴格執行內控制度,可能存在通過關聯經銷商等損害該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本次上市前,博迅生物董事長、總經理呂明杰直接持股74.69%,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同時,呂明杰與其同時持有股份的親屬張佳俐、呂國華、呂明媚、顧巧仙、呂國平、韓培養系一致行動人。
其中,張佳俐系呂明杰配偶,持有博迅生物3.85%的股份;呂明媚系呂明杰妹妹,持股2.31%;呂國華系呂明杰父親,持股1.65%;顧巧仙系呂明杰岳母,持股1.45%;呂國平系呂明杰叔叔,持股0.57%;韓培養系呂明杰姑父,持股0.17%。
據此,呂明杰合計持有博迅生物84.71%的股份。此外,博迅生物監事會主席陸永春持股1.00%,華金證券持股0.87%,朱永淳持股0.84%,財務經理陸昌余持股0.71%,監事尤葉海持股0.71%,現有其他股東合計持股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