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已對長沙都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都正生物”)發出第1輪審核問詢函。據貝多財經了解,都正生物于2023年6月2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
本次沖刺創業板上市,都正生物計劃募資4.93億元,其中,3.25億元用于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3254.94萬元用于臨床試驗研究服務網絡建設項目,1.3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華創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天眼查信息顯示,都正生物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共對外投資了3家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歐陽冬生,注冊資本為4294.95萬元,主要股東包括歐陽冬生、李瑩、金波、余鵬、李浩宇等。
據招股書介紹,都正生物是一家擁有臨床研究全流程服務能力的專業化臨床研究服務企業,致力于為醫藥企業、科研機構、CRO 等提供藥物、醫療器械等臨床研究服務。此外,該公司還圍繞臨床研究,提供包括基因檢測、生物標志物檢測等在內的醫學檢驗相關服務。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都正生物的營收分別為1.43億元、2.17億元和3.4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448.00萬元、3700.34萬元和7777.2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840.67萬元、3124.61萬元和6391.11萬元。
都正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臨床研究服務、醫藥研發信息化建設服務及醫學檢驗服務,收入主要來源于臨床研究服務。報告期內,都正生物的臨床研究服務收入分別為1.43億元、2.12億元和3.33億元,占比分別為99.87%、98.01%和96.13%。
據招股書介紹,都正生物已為包括天宇股份(300702.SZ)、石四藥集團(02005.HK)、新華制藥(000756.SZ)、復星醫藥(600196.SH)、上海醫藥(601607.SH)、歌禮制藥(01672.HK)、海正藥業(600267.SH)等在內的眾多醫藥企業、科研機構提供臨床研究服務。
報告期內,都正生物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2.05%、39.92%和42.38%。都正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提供的臨床研究服務為定制化服務,導致不同項目的毛利率具有一定的差異,且不同年度毛利率會發生一定的波動。
事實上,CRO 屬于人才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占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較高。2020年至2022 年,都正生物的主營業務成本中直接人工金額分別為 1794.24 萬元、2788.27 萬元和 4700.45 萬元,占主營業務成本比例分別為 21.65%、21.43%和23.53%,整體呈上升趨勢。
本次上市前,歐陽冬生直接持有都正生物41.24%的股份,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眾利成控制該公司 2.89%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 44.13%股份。此外,歐陽冬生還通過眾英成間接持有該公司 0.47%的股份。因此,歐陽冬生系都正生物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IPO前,歐陽冬生持股41.24%,李瑩持股8.41%,余鵬持股為4.67%,王勁持股為4.21%,漣商茂業持股3.63%,李浩宇持股3.38%,金波持股3.04%,李素萍持股3.03%,眾利成、眾英成均分別持股2.89%,弘曜同惠持股2.87%,寶頂贏持股2.79%。
同時,眾潤成持股2.56%,君康創投、寶欣贏均分別持股2.39%,陸昌持股2.16%,高新創投持股1.93%,晟弘中元持股1.63%,宋志雄持股1.45%,杜煥達持股0.96%,何康持股0.90%,李民持股0.58%。
目前,歐陽冬生為都正生物董事長、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