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維天運通(HK:02482)公布發售公告,正式啟動招股。公告顯示,維天運通將于2023年2月27日至3月2日招股,擬全球發售4321.1萬股。本次上市,維天運通的發售區間為2.9港元/股至3.5港元/股,預計將于2023年3月9日上市。
基于假設根據全球發售已發行43,211,000股發售股份,維天運通本次上市時的總市值約為15.30億港元至18.46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3.58億元至16.38億元)。對比來看,這一市值相較于維天運通C輪融資估值(人民幣30億元)已經縮水五成。
據招股書披露,維天運通的C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11月至12月,對應的融資前估值約為30億元,合計募資約2.15億元。招股書顯示,維天運通的C輪投資者包括安徽省中小企業基金、中信投資等。
另在2020年12月,基于維天運通估值30億元,共青城瑞鑫、輝旺股權及樊榮二號分別與贛州金羲簽訂購股協議分別以人民幣1638萬元、1000萬元和300萬元從贛州金羲收購維天運通457,544股、276,391股及82,917股股份。
此次在港交所上市,維天運通獲得了兩名基石投資者的認購,其中合肥高新、豐泰,合計認購6100萬元。據貝多財經了解,合肥高新的最終實際控制人為合肥高新技術產業區管理委員會,豐泰的實際控制人則為合肥市國資委。
維天運通在招股書中表示,其打造了道路貨運數字化生態系統。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線上GTV計,該公司運營著中國最大的數字貨運平臺之一,其平臺為物流企業及貨主企業等托運方以及貨車司機提供了城際及城市內道路貨運方面的數字貨運服務及解決方案。
截至2022年9月30日,維天運通已為超過11600名托運方及270萬名貨車司機提供服務,其于其平臺完成了總計超過3620萬份托運訂單。2022年前三季度,通過該公司作為法定承運方,于其平臺上完成交易的結算運費總額為273億元。
除了數字貨運平臺外,維天運通亦運營卡友地帶(一個“線上+線下”的貨車司機社區)。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注冊用戶數量計,維天運通是中國最大的貨車司機社區和中國最大的物流行業社區。
招股書顯示,維天運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35.61億元、46.65億元和62.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9.8萬元、2607.0萬元和5074.4萬元。2019年至2021年,維天運通的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33.0%,并于2020年開始扭虧為盈。
2022年前三季度,維天運通的收入為4.71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68億元增長0.72%;維天運通的凈利潤為369.9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5672.0萬元下降93.48%。不難看出,維天運通的業績增長速度已然放緩。
而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維天運通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79.5萬元、4137.3萬元和8730.9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維天運通的經調整凈利潤為3355.1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7671.1萬元下降56.26%。
值得一提的是,維天運通的毛利率有所波動。據貝多財經了解,維天運通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9%、5.9%和6.5%。而在2022年前三季度,維天運通的毛利率則為5.5%,較2021年的6.3%下降0.8個百分點,較2020年則下降1個百分點。
維天運通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的線上GTV為93億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3.9%,主要是自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初的區域性封鎖及2022年12月COVID-19病例的大幅增加導致業務量下降。
同時,由于COVID-19影響,維天運通的線上GTV由2021年的380億元減至2022年的366億元,平臺活躍貨車司機數量由2021年的41.16萬名減少至2022年的40.64萬名,平臺上完成的托運訂單由2021年的1050萬份減少至930萬份。
但維天運通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實現了在其平臺上完成托運訂單的托運方數量的增長,由2021年的5934名增至2022年的6236名;并實現已在其平臺上完成托運訂單的貨車司機數量的增長,即由2021年的134.42萬名增至2022年的136.44萬名。
值得一提的是,維天運通于2020年11月及12月曾被中國工信部的下屬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指,該公司的卡友地帶App以及與卡友地帶App掛鉤的若干第三方軟件開發工具包被發現存在不當收集及處用戶信息,且被主要App平臺下架。
維天運通在招股書中稱,于全面整改后,針對該公司的卡友地帶App的停用處理已于2021年1月解除,而工信部并未就卡友地帶App暫時下架而進行處罰。維天運通董事認為,此次App暫時下架并非重大或系統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