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成都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成都華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招股書(上會稿)。這意味著,成都華微將在近期上會,接受科創板上市委的現場審議。據貝多財經了解,成都華微的上市申請于2022年3月25日獲得受理。
本次沖刺上市,成都華微計劃募資15億元,其中7.5億元用于芯片研發及產業化,5.5億元用于高端集成電路研發及產業基地,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保薦人(主承銷商)為華泰聯合證券。
天眼查信息顯示,成都華微成立于2000年,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成員。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5.4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黃曉山,股東包括振華電子、華大半導體、成都創新風投等。
據招股書介紹,成都華微專注于集成電路研發、設計、測試與銷售,主要負責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以提供信號處理與控制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為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產品涵蓋特種數字及模擬集成電路兩大領域。
其中,數字集成電路產品包括以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FPGA)為代表的邏輯芯片、存儲芯片及微控制器等,模擬集成電路產品包括數據轉換(ADC/DAC)、總線接口及電源管理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子、通信、控制、測量等特種領域。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成都華微的營收分別為1.42億元、3.16億元、5.11億元和4.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70.97萬元、4719.08萬元、1.71億元和1.6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502.19萬元、4199.00萬元、1.62億元和1.59億元。
成都華微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產品覆蓋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FPGA)、數據轉換(ADC/DAC)、存儲芯片、總線接口、電源管理、微控制器等多系列集成電路產品,具備為客戶提供集成電路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報告期各期,成都華微自籌及國撥研發項目合計研發支出合計分別為1.07億元、1.76億元、2.71億元和1.18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32%、55.81%、53.01%和28.47%。
據介紹,成都華微在可編程邏輯器件、數據轉換ADC/DAC、智能SoC等重點領域具有多個在研項目及多項技術儲備。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擁有境內發明專利68項,境外發明專利3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135項,軟件著作權23項。
而智慧芽數據顯示,成都華微共有165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159項,占比96.36%。通過算法分析,該企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集成電路、輸出端、輸入端、門陣列、電子技術等技術領域。
成都華微在招股書中還表示,未來將依托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繼續加大研發投入,重點發展高性能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智能SoC等產品,從設計到工藝流程全面實現特種集成電路產品的國產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另據招股書披露,成都華微2022年1-9月(前三季度)的營收為5.3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11億元增長29.51%;凈利潤1.84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50億元增長22.67%;扣非后凈利潤1.80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48億元增長21.45%。
同時,成都華微預計該公司2022年度的營收約為8.36億元至8.56億元,同比增長63.52%至67.44%;凈利潤2.70億元至2.90億元,同比增長58.09%至69.80%;扣非后凈利潤2.65億元至2.85億元,同比增長63.19%至75.51%。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中國電子通過中國振華控制成都華微52.76%的股份、通過華大半導體控制該公司21.38%的股份、通過中電金投控制該公司2.55%的股份,合計控制成都華微76.69%的股份,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IPO前,中國振華直接持有成都華微285,575,825股,持股比例為52.76%,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同時,華大半導體持股21.38%,員工持股平臺華微眾志持股9.01%,成都風投持股4.97%,華微展飛持股2.89%,中電金投持股2.55%。
此外,華微同創持股2.37%,四川國投持股2.22%,華微共融持股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