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裕太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裕太微”,SH:688515)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本次上市,裕太微的發行價為92元/股,發行2000萬股,發行市盈率不適用,發行后總股本8000萬股。
根據計算,裕太微的募資總額約為18.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約為16.72億元。據貝多財經了解,裕太微上市首日的開盤價為26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82.60%,收報132.48元/股,漲幅為152.70%,總市值約為185.98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裕太微專注于高速有線通信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據介紹,裕太微的產品應用范圍涵蓋信息通訊、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監控設備、工業控制等眾多市場領域。
天眼查信息顯示,裕太微成立于2017年,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前稱包括蘇州裕太車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歐陽宇飛,股東包括史清、歐陽宇飛、哈勃投資、元禾璞華。
裕太微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目前已有商規級、工規級、車規級等不同性能等級,以及百兆、千兆等不同傳輸速率和不同端口數量的產品組合可供銷售,可滿足不同終端客戶各種場合的應用需求。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裕太微的營收分別為132.62萬元、1295.08萬元和2.5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748.99萬元、-4037.71萬元和-46.25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035.99萬元、-4419.36萬元和-937.06萬元
2022年上半年,裕太微的營收為1.92億元,凈利潤為1532.1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965.28萬元。貝多財經發現,裕太微在2019年、2020年至2021年均處于虧損狀態,后于2022年上半年扭虧為盈。
裕太微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所處的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是典型的高研發投入領域,前期需要大額的研發投入實現產品的商業化,該公司2017年成立,成立時間尚短,需要大額研發投入保證技術的積累和產品的開發,因此處于虧損狀態。
據介紹,由于裕太微部分產品在2022年上半年的量產流片因疫情原因推遲回片,該等產品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回片后將發生較大流片費用,且其為加速豐富產品結構,擴大研發人員規模,該公司研發費用預計大幅上漲。因此,裕太微預計2022年全年仍將小幅虧損。
報告期內,裕太微的芯片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71%、93.08%、98.07%及99.91%。目前,該公司主要銷售產品集中在百兆和千兆的產品,車規級芯片仍處于市場開拓期,但2.5GPHY芯片、車載千兆芯片、交換芯片和網卡芯片尚未實現銷售。
報告期內,裕太微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957.97萬元、3211.31萬元、6626.74萬元和5438.96萬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已擁有專利27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擁有集成電路布圖設計26項。
而智慧芽數據顯示,裕太微共有73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61項,占比83.56%。通過算法分析,該企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通信技術、接收端、輸出端、有線通信、輸入端等技術領域。
另據招股書披露,裕太微2022年1-9月(前三季度)的營收為2.9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42億元增長111.14%;凈利潤761.78萬元,2021年同期的凈虧損為586.48萬元;扣非后凈虧損178.85萬元,2021年同期的凈虧損為975.66萬元。
裕太微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2022年7-9月(第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有所下降,主要系公司當期多款新產品量產回片、IP攤銷及擴展研發人員規模導致當期研發費用大幅提高所致。
同時,裕太微預計該公司2022年營收4.00億元至4.21億元,同比增長57.60%至65.51%;預計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金額為-208.92萬元至647.00萬元;扣非凈利潤金額為-1227.84萬元至-371.92萬元。
本次上市前,裕太微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歐陽宇飛和史清,其中史清直接持股16.5514%,歐陽宇飛直接持股12.2424%。同時,歐陽宇飛系瑞啟通普通合伙人,瑞啟通持有裕太微13.5152%股權。因此,歐陽宇飛合計控制裕太微25.7576%股份。
據招股書披露,歐陽宇飛及史清直接持股及通過瑞啟通合計控制裕太微42.309%的股權。另據介紹,裕太微實際控制人歐陽宇飛、史清及其一致行動人瑞啟通、唐曉峰合計控制該公司49.3430%股權。
此外,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持股9.2897%,李海華持股8.2757%,唐曉峰持股7.0340%,鼎福投資持股3.6826%,元禾璞華、匯琪創投均分別持股3.3868%,光谷烽火持股2.9027%,中移基金持股2.2000%,正軒投資、上海璇立均分別持股2.1592%。
同時,諾瓦星云持股1.916%,聚源鑄芯持股1.4516%,喬貝京宸持股1.3555%,高赫男持股1.2012%,海望基金、小米基金均分別持股1.0000%,匯川技術、航投觀睿致賽、沃賦創投、天創和鑫、高創創投均分別持股0.9580%,啟鷺投資持股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