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湯湯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上海紐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紐脈醫療”)再次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及中金為其聯席保薦人。據貝多財經了解,這是紐脈醫療第三次在港交所遞表。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紐脈醫療成立于2015年3月,主要從事心血管三類植入醫療器械耗材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虞奇峰,股東包括博遠資本、禮來亞洲等。
根據招股書介紹,紐脈醫療是一家心臟瓣膜器械公司,開發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產品。目前,該公司已建立一套涵蓋一款核心產品及八款其他瓣膜在研產品的產品組合,包括用于治療人類心臟瓣膜的經導管置換及修復在研產品。
紐脈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我們的核心產品Prizvalve?(一款球擴式經股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產品)于2022年6月完成確證性臨床植入,并正在對試驗受試者進行12個月的隨訪評估。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已有兩家國際公司及四家國內公司的九款TAVR產品在中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其中除愛德華生命科學的SAPIEN 3外,并無球擴式瓣膜產品。該市場競爭激烈。因此,紐脈醫療可能就Prizvalve?及其他在研產品產生高額市場滲透成本。
目前,紐脈醫療暫無已商業化的產品,未從產品銷售產生任何收入,于往績記錄期間沒有盈利,且錄得虧損。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2022年上半年),紐脈醫療的凈虧損分別為1.15億元、4.74億元和1.22億元。
紐脈醫療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虧損絕大部分是由于研發開支、行政開支以及融資成本所致。報告期內,紐脈醫療分別產生研發開支7203.8萬元、3.07億元9735.1元,其中2022上半年的研發開支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
除了研發開支外,紐脈醫療的另一項高額支出花在了行政開支上。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紐脈醫療的行政開支分別為1455.1萬元、1.33億元和2088.3萬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同樣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紐脈醫療和已經在港交所上市的微創醫療(HK:00853)存在密切聯系。據了解,紐脈醫療的董事、監事及員工中共有29名于緊接加入該公司前曾受雇于微創醫療,其中12名為研發團隊的成員。
另外,微創醫療和紐脈醫療對簿公堂。據介紹,微創醫療曾在2017年初對紐脈醫療提出異議稱,紐脈醫療的2項專利和微創的較為相似,且虞奇峰、秦濤等員工曾受聘于微創醫療及爭議專利的發明者。
最終,法院宣判微創醫療勝訴,并將案涉爭議專利判予微創醫療。審理法院認為,虞奇峰等人的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的權利基礎不存在,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故應認定歸原告所有。但紐脈醫療則認為,爭議專利概與其他任何的產品及在研產品無關。
據貝多財經了解,虞奇峰現任紐脈醫療的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CEO)。
而在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虞奇峰曾在微創醫療工作,最后的職務為研發主管。此后,虞奇峰曾先后在北京邁迪頂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樂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微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任職,直至2015年3月創建紐脈醫療。
除了虞奇峰外,紐脈醫療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秦濤曾于2008年9月至2015年1月在微創醫療工作,最后職務為臨床總監;執行董事兼項目管理及商業發展部副總裁楊夏燕曾在微創醫療擔任質量工程師,非執行董事張捷曾在微創醫療擔任執行副總裁一職。
本次IPO前,虞奇峰直接持有紐脈醫療18.01%的股份,合計控制約39.57%的投票權,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同時,OrbiMed(奧博資本)通過OAP III持股11.55%,張科領弋合計持股9.31%,博遠資本合計持股7.25%,淡馬錫持股7.22%,禮來亞洲基金持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