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ADICON Holdings Limited(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艾迪康”)的招股書已失效,目前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這意味著,艾迪康第二次沖刺港交所上市再度“折戟”。
據貝多財經了解,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代表擬發行人的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根據規定,擬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即可繼續上市流程。
在此之前,艾迪康曾于2021年6月30日遞表。后在2022年2月4日,艾迪康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書,繼續沖刺上市。截止目前,艾迪康暫未通過港交所聆訊。相比之下,和艾迪康屬于同行業公司的云康集團(HK:02325)則于2022年5月18日在港交所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云康集團的IPO發行價為7.89港元/股,發行1.38億股股份,預計所得款項凈額約7.61億港元。上市首日盤中,云康集團便跌破發行價,但收盤價則高于IPO發行價。
此后,云康集團的股價還曾在2022年7月7日一度上漲至19.18港元/股。截至2022年9月2日收盤,云康集團的股價報收15.86港元/股,較IPO發行價累計上漲101.01%,總市值約為119億港元。
云康集團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分別約為5.96億元、6.78億元、12.00億元和16.97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6151.5萬元、-2115.7萬元、2.76億元和3.85億元。
2020年1月,云康集團開始提供COVID-19檢測(核酸檢測)服務。2020年、2021年,核酸檢測(COVID-19檢測)分別為云康集團貢獻約5.47億元、9.86億元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約為45.6%、58.1%,其中2021年的收入占比突破50%,占據了“半壁江山”。
若剔除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云康集團在2020年、2021年的收入將分別減少至6.53億元、7.11億元,相對收入將大幅下降。對此,云康集團預計其2022年的純利將會減少,因為隨著COVID-19疫情的逐漸緩解,COVID-19檢測將會減少。
和云康集團相同的是,艾迪康也在2020年拓展了COVID-19檢測(核酸檢測)業務。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艾迪康來自非COVID-19業務的收入達到17.29億元,2020年、2021年分別為18.17億元和21.47億元,近三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1.43%。
相比之下,艾迪康在2020年來自COVID-19檢測業務的收入為9.24億元,2021年則達到12.32億元,占各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7%和36.5%。以此來看,艾迪康在過去的兩年中來自COVID-19檢測業務的收入合計超過20億元。
對此,艾迪康在招股書中稱,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共進行超過4300萬次COVID-19檢測。艾迪康表示,在提供COVID-19檢測方面的成功彰顯了其有能力迅速抓住出現的新增長機遇。
整體而言,艾迪康的收入增長迅猛,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艾迪康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29億元、27.42億元和33.80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7044.3萬元、2.89億元和3.22億元。
本次上市前,凱雷集團(NSDAQ:CG)為艾迪康的控股股東,其通過Pearl Group Limited持股39.87%。相比之下,艾迪康創始人林繼迅、林鋒則通過Corelink、Mega Stream合計持股24.9%,二人為兄弟關系。
不過,林繼迅、林鋒均未在艾迪康擔任管理職務,其中僅有林繼迅任艾迪康非執行董事一職。根據招股書,凱雷亞洲并購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凌任艾迪康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凱雷投資集團亞洲高級顧問任艾迪康執行董事,高嵩為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
據招股書介紹,凱雷集團旗下基金Pearl Group Limited于2018年10月投資艾迪康并成為后者的控股股東。于2018年10月PearlGroup Limited投資后,艾迪康的兩位合伙創始人并未在該集團中擔任任何管理或行政職位。
換句話說,林繼迅、林鋒已經將艾迪康的管理權及控制權拱手讓人,可謂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