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首航新能”)在深交所創業板遞交招股書并獲得受理。本次沖刺創業板上市,首航新能擬募資15.11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新能源產品研發制造項目、研發中心升級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首航新能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緊緊圍繞公司主營業務,符合公司發展戰略。募投項目成功實施后,將進一步擴大公司主營業務規模,增加主營業務收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繼而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以及綜合影響力。
此外,本次募投項目實施后,首航新能的資產規模將有較大幅度增加,資產負債率和財務風險將進一步降低,償債能力和資產流動性將顯著提升。公司的財務結構將得到優化,抗風險能力有效增強。
根據公開信息,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6月,是一家光伏和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貝多財經了解到,首航新能隸屬于首航集團,于2021年獲得了深創投以及寧德時代的子公司問鼎投資的增資。
根據招股書介紹,首航新能為專業從事新能源電力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太陽能電力的轉換、存儲與管理,核心產品涵蓋光伏并網逆變器、光伏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等。
首航新能在招股書中稱,根據國際知名的電力與可再生能源研究機構Wood Mackenzie發布的研究報告,2020年度發行人(首航新能)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出貨量位列第十二位,市場占有率約為2%。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首航新能及其下屬企業擁有25項核心技術、9項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觀設計專利和34項軟件著作權,主要專注高效可靠直流-直流和直流-交流功率變換技術、電網適用性和電網支撐等電網交互技術、快速故障診斷技術等。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首航新能自身共有69項專利申請信息,多數為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其中有效專利51項。通過算法分析,首航新能主要專注在逆變器、車載電源、光伏發電系統、電池模組、電子設備等技術領域。
招股書顯示,首航新能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5.26億元、10.23億元和18.2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86.31%;凈利潤分別為5302.70萬元、1.96億元和1.87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40.78萬元、1.94億元和2.58億元。
按收入結構來看,并網逆變器是首航新能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該類產品的收入分別約為4.79億元、9.41億元和11.77億元。除了并網逆變器外,首航新能貢獻收入的產品還有儲能逆變器、儲能電池等。
報告期內,首航新能的境外銷售收入占比較高。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4.55億元、9.42億元和16.0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71%、92.09%和88.01%。
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首航新能的表現中規中矩。僅就2021年而言,陽光電源、錦浪科技、固德威和上能電氣的收入分別為241.37億元、33.12億元、26.78億元和10.92億元;出貨量排名分別為第2、第6、第9和第8,而首航新能則為第12。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之日,首航新能董事長、總經理許韜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公司51.82%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其中,許韜直接持有該公司17,303.720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6.62%。
同時,寧德時代通過子公司問鼎投資持股3.00%,深創投持股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