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2日,根據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1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甬矽電子”)首發獲通過。這意味著,甬矽電子的上市進程獲得有效進展,有望在2022年內實現掛牌上市。
據招股書介紹,甬矽電子主要從事高端IC(集成電路)的封裝和測試,產品主要應用于射頻前端芯片、AP類SoC芯片、觸控芯片、WiFi芯片、藍牙芯片、MCU等物聯網芯片、電源管理芯片、計算類芯片等。
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甬矽電子擬募資15.0億元,其中約11億元用于高密度 SiP 射頻模塊封測項目,4億元用于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晶圓凸點產業化項目。甬矽電子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平安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
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甬矽電子目前共有220件專利申請,其中80余件發明專利已獲得授權。通過對該公司的全部專利進行分析可知,甬矽電子主要圍繞封裝結構、電磁屏蔽等相關技術領域進行專利布局。
財務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甬矽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54.43萬元、3.66億元、7.48億元和8.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904.73萬元、-3960.39萬元、2785.14萬元和1.08億元。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甬矽電子研發投入分別為1072.02萬元、2826.50萬元和4916.63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81%、7.73%和6.57%。截至2021年5月15日,該公司共取得已授權發明專利55項,其中39項為已經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甬矽電子沖刺上市的過程中遭到了半導體封測行業龍頭公司長電科技(SH:600584)持續舉報。長電科技指控甬矽電子不正當競爭侵犯公司商業秘密,造成該公司人才和技術流失。
據了解,甬矽電子創始人王順波曾長期在長電科技任職,并曾任集成電路事業中心總經理等職務。此外,截至2021年5月15日,甬矽電子員工共有,227名,其中來自長電科技的人員766名,涵蓋生產相關崗位中M5及以下的員工共556名(占比為72.58%)。
面對長電科技的指控,甬矽電子則給出了長達162頁的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的舉報信相關內容的自查報告(下稱“自查報告”),對長電科技所質疑的侵犯商業秘密、員工違反保密義務、使用長電科技員工信息等問題進行了否認。
2022年2月17日,長電科技還發文,稱針對甬矽電子侵犯長電科技合法權益的系列法律行動,目前已經得到法院、仲裁機構或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受理或正在審理過程中。2月21日,長電科技再度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及上述糾紛。
對于糾紛事項,科創板上市委要求甬矽電子說明其與長電科技的不正當競爭之訴和勞動合同仲裁案件審理的最新進展情況;若長電科技勝訴,是否會對相關員工在甬矽電子的任職以及甬矽電子的研發工作和持續經營構成不利影響。
同時,科創板上市委要求甬矽電子說明,發行人(甬矽電子)的技術來源,是否存在其他糾紛或潛在糾紛;長電科技針對發行人5項發明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起的無效宣告請求的最新進展情況。
除在已披露的法律糾紛中提出的訴求外,長電科技是否向甬矽電子及其實控人或員工等相關主體提出其他訴求;如有,是否會對甬矽電子產生不利影響,相關信息披露是否充分合理等。
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長電科技人士向記者表示,甬矽電子通過挖人帶走長電技術的發展方式,不僅給長電科技造成重大損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半導體行業健康發展,此種無序競爭會給國家整體競爭實力帶來持久的傷害。
此外,根據甬矽電子發布的自查報告,徐玉鵬、包宇君、王曉方、朱莎莎、于蘇蘇、郭持永、魯亮和高成義合計持有甬矽電子股份占比為4.73%。其中,涉及在長電科技任職期間被代持股份合計250萬股。
但甬矽電子則稱,根據相關人員出具的《員工情況核實和承諾函》,其在長電科技任職期間亦沒有收到過任何與對外投資相關的禁止性規定。同時,甬矽電子否認相關人員在長電科技任職以及加入甬矽電子后,存在商業泄密等行為。
而長電科技方面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應指出,徐玉鵬等人在長電任職期間通過甬矽電子的代持安排持有甬矽電子的股份,違反了員工的基本忠實義務,也未將持有競爭對手股票一事向公司進行報告。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浙江甬順芯電子有限公司持有甬矽電子7421萬股股份,通過擔任寧波甬鯨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該公司1525萬股股份,合計控制公司8946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73%,系公司控股股東。
其中,甬矽電子董事長、總經理王順波直接持有該公司1600萬股股份;通過控制甬順芯、寧波甬鯨、寧波鯨芯、寧波鯨舜間接控制11383.50萬股股份,合計控制12983.5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7.35%,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