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人工智能(AI)軟件公司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四范式”)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高盛和中金公司為聯席保薦人。
根據介紹,第四范式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并運用核心技術開發了端到端的企業級人工智能產品,致力于解決企業智能化轉型中面臨的效率、成本、價值問題,提升企業的決策水平。
據了解,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是企業人工智能的行業先驅者與領導者。灼識諮詢報告顯示,以2020年收入計,該公司在中國以平臺為中心的決策類人工智能市場(人工智能市場中的一個細分領域)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第四范式介紹稱,其引領了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前沿的研究方向并率先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商業解決方案。例如,灼識咨詢報告顯示,公司自研的自動機器學習算法是世界上最前沿的自動機器學習算法之一。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第四范式及其關聯公司目前共有560余件專利申請,主要由第四范式(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為主體申請。其中,發明專利占比超過80%,且其中80件已獲得授權。從專利布局上看,該公司主要圍繞機器學習、模型訓練、預測模型等相關領域進行布局。
根據招股書,于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第四范式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下同)1.28億元、4.60億元、9.42億元、5.74億元及13.45億元。
于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第四范式的毛利分別為5468.7萬元、2.00億元、4.30億元、2.72億元及6.2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2.7%、43.5%、45.6%、47.3%以及46.3%。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第四范式分別產生虧損凈額3.72億元、7.18億元、7.50億元及14.78億元。第四范式稱,虧損凈額增加主要是為開發及增強公司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棧而產生的研發開支等。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第四范式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93億元、4.16億元和5.66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1.2%、90.6%和60.0%。2021年前9個月,第四范式的研發開支為8.44億元,研發占比為62.8%。
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第四范式擬通過公開募股募集資金所得凈額將圍繞其人工智能平臺展開,包括加強基礎研究、技術能力和產品開發,擴展產品、建立品牌及進入新的行業領域等。
據招股書,第四范式于2020年服務了47家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及公眾上市公司(即標桿用戶)。2019年、2020年,標桿用戶的凈收入擴張率分別為250%及167%。第四范式稱,凈收入擴張率體現了其與用戶業務關系的長期價值以及該公司留存并擴張收入的能力。
第四范式介紹稱,在該公司為用戶解決關鍵問題、建立深入的合作,擴大對其解決方案的使用的背景下,每名標桿用戶的平均收入在持續增長,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分別為390萬、830萬、1230萬和1240萬。
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0年及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第四范式分別擁有38名、79名、156名、102名和186名用戶,其中標桿用戶分別為18名、32名、47名、35名及55名。
在本次上市之前的股權架構中,第四范式創始人、董事長、CEO戴文淵、吳茗夫婦持股合計持股約41.18%。其中,戴文淵個人直接持股24.25%,戴文淵、吳茗夫婦通過范式投資、范式隱元分別持股14.61%、2.31%。
同時,紅杉資本通過Sequoia Capital China Venture持股7.37%,通過紅杉中國持股4.33%,合計持股11.7%;博裕景泰持股3.23%,國新啟迪持股2.77%,信和一號持股2.76%,樸瑞天津持股2.58%,騰訊通過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持股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