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創板“便攜按摩器”第一股,倍輕松在2021年的表現算不上優秀,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上。
貝多財經了解到,倍輕松于2021年7月15日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為27.4元/股。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盤,倍輕松報收于104.50元/股,上市近6個月以來累計漲幅283.31%,總市值為64.41億元。
整體來看,倍輕松在2021年內的市值增長了近三倍。但相較于其上市首日,倍輕松的市值則相對減少了接近五成。據了解,倍輕松在2021年7月15日的股價曾一度達到185.58元/股,對應的市值達到114.39億元。
而后,倍輕松的股價呈現震蕩式下滑的態勢,屢創新低。2021年10月29日盤中,倍輕松的股價一度報84.85元/股,再創歷史新低。此后,倍輕松的股價則有所反彈,并在2021年11月18日上漲至116.0元/股,12月31日則收報104.50元/股。
信息顯示,倍輕松的全稱為深圳市倍輕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主品牌“breo”和“倍輕松”系列產品為主,涵蓋頭部智能機器人、頸部智能按摩器、眼部智能按摩器等。同時,倍輕松還為企業提供ODM(貼牌銷售)定制產品。
2020年6月,倍輕松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并獲受理,于2020年12月獲得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直至2021年6月,倍輕松才拿到“注冊生效”的通知。2021年7月15日,倍輕松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倍輕松的招股書顯示,其報告期內的業績十分強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分貝實現營業收入5.08億元、6.94億元和8.26億元,復合增速為27.55%;凈利潤分別為4509.72萬元、5476.51萬元和7045.81萬元,復合增速為24.99%。
不過,倍輕松的研發投入并不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557.80萬元、4065.67萬元和3689.12萬元,占各報告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04%、5.86%和4.4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倍輕松及子公司擁有的境內外專利合計576項,其中境內發明專利54項、境外發明專利90項。智慧芽數據顯示,倍輕松在頭部按摩器方面均有核心專利,另有不少和插座、手表、耳機以及按摩鞋等相關。
相較于研發,倍輕松在營銷方面的投入可謂是不遺余力。2018年、2019年和202年,倍輕松的營銷費用分別為1.83億元、2.87億元和3.42億元,分別約占同期營收的36.01%、41.28%和41.40%,銷售費用率遠超研發費用率。
在公司員工組成上,招股書顯示,倍輕松的銷售人員占比高達72.82%,研發人員僅占比11.10%。而在該公司883名員工中,高中以下學歷比例達到43.37%;碩士以上學歷21人,占比不足3%。
另據了解,倍輕松的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馬學軍的學歷略顯不足。信息顯示,馬學軍于1971年4月出生,職高學歷。在倍輕松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馬學軍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該公司70.57%的股份。
以此來看,倍輕松算得上是一家“重營銷、輕研發”的企業。不僅如此,本次在科創板上市募資,倍輕松還計劃將募資資金的2.79億元用于營銷網絡建設項目,而擬用于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的金額不到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倍輕松原計劃4.97億元,最終募資金額為4.22億元,少于預期。對此,基于募集資金凈額低于募投項目投資總額的實際情況,倍輕松對募投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調整,大幅削減了對營銷網絡建設的投入。
盡管如此,倍輕松在營銷方面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12月,倍輕松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是稱,其線上電商渠道通過不斷優化市場策略,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線上電商渠道收入占公司總收入占比已超過50%并逐漸提升,有力拉動了公司業績的增長。
得益于新品上市、推廣力度加大,新渠道、新客戶拓展產品銷售收入增加,倍輕松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13億元,同比增長55.66%;歸屬上市公司母公司股東凈利潤6597.89萬元,同比增長101.34%。
不僅如此,倍輕松貝還獲得了多家機構的認購。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共有20家機構持倉倍輕松,累計持有數量485.25萬股,持股比例38.68%,累計市值4.59億元。
不過,倍輕松并未給投資人帶來大幅盈利,反而在2021年10月29日還一度跌至84.85元/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倍輕松的股價相較于2021年9月30日的90.0元/股增長16.11%。
在此之前,曾有券商給予倍輕松最高213元/股的目標價,但顯然倍輕松并未達到這一目標。最新消息顯示,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東北證券等均給出了“增持”或“買入”的評級,但目標價則在107.96元、122元、135元。
作為一個To C的品牌,倍輕松還曾因產品問題多次遭到相關部門處罰。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倍輕松受到過高達28次的行政處罰,其中3張罰單來自央行。
2017年、2019年和2020年,倍輕松曾多次被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其中最近的一次處罰原因為:該公司子公司正念智能生產的“3D揉捏按摩披肩”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被罰款8.91萬元,處罰時間為2020年6月17日。
在此背景下,倍輕松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來重建市場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