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穿山甲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穿山甲機器人”)發生工商變更,其中注冊資本由“1412.83515萬元人民幣”增加到“1436.7815萬元人民幣”,相對增長幅度為1.69%。
同時,穿山甲機器人的管理人員也發生了變動,于萱、余程二人退出,不再擔任董事職務。據了解,于萱曾任穿山甲機器人董事會秘書,余程為該公司董事。
據了解,穿山甲機器人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注于服務機器人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該公司宣稱,其擁有100多項自主專利知識產權,掌握機器人底盤、算法、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是《送餐服務機器人國家標準》(GBT37395-2019)主要制定者之一。
目前,穿山甲機器人的主要產品有迎賓機器人、配送機器人兩大系列,主要功能為餐廳送餐、酒店配送、樓宇配送、醫院配送、接待講解、產品宣傳等,主要應用于餐飲、酒店、新零售、政務、教育、醫療、公共服務、金融、展廳等場景。
據智慧芽數據,穿山甲機器人共申請專利76件,最早專利申請是2010年,近3年專利增長率為-43.75%,包括非外觀專利57件,占比75.00%,其中發明專利32件,實用新型25件。
從技術領域布局來看,穿山甲機器人主要專注在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室內機器人、支撐板等技術領域;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該企業有18個發明人,發明數量最多的發明人為宋育剛。
目前,穿山甲機器人的主要股東為昆山鷹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2%,昆山順馳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浙江遠傳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8%和10%。其中,昆山鷹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順馳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背后均為宋育剛。
據了解,宋育剛是穿山甲機器人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其于2005年3月參與昆山穿山甲機器人有限公司(籌)籌備工作,2006年7月開始出任穿山甲機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2016年至今擔任董事長、總經理。
除了宋育剛外,穿山甲機器人的主要人員還包括聯合創始人技術官丁勁松、首席科學家吉建民、聯合創始人李超等。其中,丁勁松為中國國籍,持有日本國永久居留權,目前也出任該公司董事一職。
此外,穿山甲機器人曾自2017年3月在新三板掛牌,代碼為“871049”,2020年8月終止掛牌。早前財務數據顯示,穿山甲機器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92.26萬元、2338.13萬元和2523.32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35%、114.06%和7.92%。
不過,穿山甲機器人尚未實現盈利。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該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1232.07萬元、-927.48萬元和-691.06萬元,分別同比減少13.53%、24.72%和25.49%,虧損規模逐年收窄。